張鵬舉其實沒什麼解釋的地方。

他也沒有找到沈翼殺姚先明的證據,唯一準備妥當的,是證人。

他有很多村民作為證人,證明當時沈翼殺了姚先明,並「親眼」看到他用刀子刺姚先明。

所以他道:「太后娘娘,聖上。微臣不想再就此糾纏,請允許微臣上證人。」

「當時在現場,有許多村民,看到瑾王刺殺世子。」

張鵬舉決定釜底抽薪。

直接上證人。

大家神色有了一些變化,如果有證人,那此事瑾王爺真說不清楚了。

很多時候,說不清楚就已經可以定罪了,又不是大理寺審案要明確兇器、動機。

葉文初問他:「上證人,你確定嗎?那你讓證人們說一說,當天晚上瑾王爺是如何殺了世子,是用刀還是用劍?」

「瑾王爺赤手空拳,是搶了哪個黑衣人的兵器,殺的世子?」

葉文初拂袖,告訴姚文山:「我們上山,瑾王身側只跟隨高山。可世子出事前,高山被圍困在另一側,瑾王則足足被十四個黑衣人圍困。」

「我想,那些村民既然看到所謂的瑾王殺世子,那麼也看到了瑾王受傷的過程,畢竟個個眼睛都尖。」

「所以,我才說這一切的罪魁禍首是張二爺,他要殺瑾王,卻在亂的過程中,世子被人誤傷,這一點如果國公爺信民女,民女可以幫您查明。」

「刀傷的方向,刀傷的厚度等等,都可以做一個精確的推算。但最後不管是什麼誤會還是有意,張鵬舉都是這些禍害的源頭。」

姚文山想到兒子的死,心也冷了下來。

「張鵬舉要殺瑾王,他沒有失敗,瑾王九死一生留下一條命。但可惜,世子卻……」

她說著嘆了口氣,對姚文山道:「我不知您要不要問責張鵬舉,但瑾王一定會問責他,否則,這九死一生豈不是白受了。」

她敘述完,姚文山扶著椅子的扶手,靜靜的看著張鵬舉。

他比別人知道的多,所以葉文初說的在他這裡的可信度反而更高。沈翼沒機會殺人,而姚先明腰間的傷也確實不像是故意為之。

姚先明上墳山,確實是臨時起意,是因為他也想藉機要沈翼的命。

「你血口噴人,捏造事實!」張鵬舉反駁,就算是最後一口氣了,他也決不能認罪,他不是一個人,他六安侯府還有幾十口人命。

「我捏造什麼?」葉文初問他。

「你捏造我所謂的三層目的。」

「張二爺,你是將這裡的人都當成孩童嗎?你說不是就不是了?」

「這三層目的,離開這個殿,我就能給你找出證人證據!」葉文初轉過來對聖上道,「聖上,就是這個惡人,他壯大易冷閣,帶著男人鬼混,就是他衝冠一怒為藍顏,阻攔我們查案,就是他賣掉了做種子的糧食,用霉變的稻子糊弄百姓。」

「更是他,膽大包天,想用死士趁亂謀害當朝王爺,重傷王爺更間接害死了國公府世子!」

「這樣道貌盎然、枉顧人倫、目無朝廷、百姓、職責的人,該死!」

張鵬舉撐著起來,指著葉文初:「是你,你才該死!」

張鵬舉繼續循環往復的辯解,但整個殿內都沒什麼聲音,過了很久,聖上啞聲道:「前兩項的指控,你實打實辯解不了,這最後一項……你謀害瑾王不提,導致世子殞命,實在是罪該萬死。」

「你不殺他,他卻因你而死。」

聖上的話,是蓋棺定論。

張鵬舉最後的掙扎,他對姚文山跪下來,道:「國公爺、真沒有!」

「聖上說的沒有錯,」姚文山痛苦地吸了口氣,將謀害沈翼的罪輕飄飄地帶過去,「你確實間接導致了世子的死。」

姚文山重重嘆了口氣。

葉文初看向袁為民那邊,袁為民正抬眼看她,主動和葉文初有了一次眼神交流。

袁為民出列:「微臣以為,應該嚴懲張鵬舉,無論從三層目的的哪一層,都不該輕拿輕放饒了他!」

「混帳東西,一石石皇糧養出你這種臭蟲!」聖上將茶盅砸在張鵬舉的頭上,「來人,將他關押去宗人府!」

因為姚文山和太后都沒有開口定罪,所以有兩三位官員,打算上來求情,重查。

他們沒什麼心思,不過是喉舌,看臉色行事。

而姚文山的意思,當然是想完成兒子未完成的事,讓沈翼死。

不管兒子是不是沈翼殺的。

但現在沒理由,葉文初說得很周全,完全沒有反駁的地方,所以,殺沈翼只能等!

聖上看那些官員,心裡就拱火,沈翼忽然道:「太后娘娘,上次交上來的懺悔信,要不拆開查一查吧?」

「怎麼說?」太后一愣。

「易冷閣那種地方,藏污納垢,在裡面那玩鬧的人,依微臣看根本不用給重新做人的機會,拎他們出來處置了,至少也要好好教育以防這些腦子混沌的人,再生事!」

太后皺眉,那不是得罪半個朝堂的人?

不但她皺眉,剛才那兩位蠢蠢欲動想來撈張鵬舉的官員也歇了,怕引火燒身。

「算了,得饒人處且饒人,易冷閣的事,不再問了。」太后對沈翼道,「事情說清楚了,你好好休息,如今世子不在了……多少事可能要你來接手,你要辛苦了。」

沈翼擺手:「微臣身體欠佳,恐還要再養一養。眼下微臣能將手中現有的差事做好,已經竭盡全力,多餘的實在是心有餘力不足,還請太后娘娘見諒。」

太后又嘆了口氣:「知道了,你先養著吧。」說著,喊姚文山,「陪哀家去仁壽宮裡說說話,哀家一想到世子,心裡就難受。」

姚文山應是,扶著太后走了。

聖上拂袖,讓朝臣都散了,想留沈翼說話,但張公公又在不方便多言,他只提點了一句:「你好好歇著,晚上朕去看你。」

「恐要下雨,您就別出宮了。」沈翼對聖上道,「等過幾日微臣在入宮給您請安。」

聖上欲言又止,點了點頭。

大家都散了,聖上下令將六安侯滿門關去了宗人府,並傳信給姚文山,說他想到張鵬舉害死姚先明就生氣。

決不能輕饒了六安侯一家。

姚文山沒攔著,雖說六安侯是自己人,但他看張鵬舉也膈應。

葉文初的話他聽進去了。

仁壽宮裡,太后對姚文山道:「你要振作起來,也要讓家裡人都振作!」

「朝堂不能沒有你。」

姚文山哽咽:「姑母,我知道了,我們一定會振作,全心全意輔佐聖上!」

「這才對。」太后嘆氣道,「國公府不能沒有世子,你看,你是立先陽還是立宏兒?」

姚先陽是跟著葉文初以及沈翼後面進宮的,他在仁壽宮待了有一會兒,此刻在側殿正要出來,但聽到這裡,鬼使神差地停下來。

「先陽衝動沒腦子,宏兒太小了。」姚文山低聲道,「所以,我準備先立先陽,反正我還在,不出意外再主事二十年肯定沒有問題,那時候宏兒也長大了,我再將先陽廢了,讓宏兒做世子。」

太后聽著覺得有道理:「從大局看,是對的。宏兒這孩子聰明,未來可期。」

姚先陽不行,養著他當紈絝就行了。

「是。」姚文山又想到了姚先明,「去的太突然了,若是知道,我無論如何也不會讓他去墳山。」

「那破地方也不吉利。」太后想到最後一次見姚先明時他的神態,也是心痛如絞,對門外的嬤嬤道,「把宏兒帶來。」

姚宏穿著孝服出入內宮,這是不合規矩的,但他是姚宏,沒有人敢說他。

「乖孩子。」太后憐愛地抱著他,「往後聽祖父的話,好好讀書,要變得比你父親還要出色才行。」

姚宏應是。

三個人又聊了一會兒,對姚先明的不舍和喜歡,全部給了姚宏,好一會兒太后讓人將姚宏抱走,她轉過來對姚文山道:「哀家準備,過幾日讓瑾王來,以安撫傷勢之名正式提一提婚事。現在訂婚不妥當,但他需得擺出個態度來才行。」

姚文山點了點頭,他找不到機會殺沈翼,那就先控他在手裡,做他女婿是個好的選擇。

「開年後再定吧,不然對先明不敬。」但還可以再等等,要是沈翼死了,姚紀茹豈不是成了二嫁。

太后頷首。

宮外,葉文初陪著沈翼回了瑾王府。

在臨江王的要求下,臨江王妃今天沒有親自下廚。

轎子抬進來,沈翼由乘風扶著進門,乘風這幾日瘦了還很乖巧,因為主子受傷他太內疚了。

不但他,季穎之也瘦了好幾斤,輪廓都立體了。

沈翼不讓葉文初說,他的傷是她有意刺的,說了,該減肥的就不減肥了。

「父親,」沈翼進門坐下來,「輪椅好了,一會兒就送來。」

臨江王正要問他們案子的事,卻不料聽到這個事:「我能坐?」

「試試。」葉文初笑著道。

------題外話------

是不是時間線寫的不清楚?

可以反推,今年是平順15年,那麼聖上登基十五年了。沈翼今年二十二,聖上在沈翼七歲那年年底登基,而他爹是沈翼七歲上半年癱瘓。

六歲那年張鵬舉打沈翼,姚先明當時是八歲或者九歲,張鵬舉比沈翼大六七歲。

(希望我沒有算錯時間線,一遇數字就錯,我是毫無信心。)

大周周末快樂。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