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是把鋸,扯來又扯去,到了新年正月,親戚、朋友、同事、生意夥伴之間都要相互拜年,還多少要拎上點禮物。

來給李傳林拜年的張衛民他們,送的禮物都很高檔,煙是縣裡主要領導才抽的『大中華』、酒是縣領導招待上級領導才用的『四特十五年陳釀』,遠比往年李家明去拜年時拿的『芙蓉王』高檔得多。而且三人給每一個小孩派發紅包,連在阿婆家湊熱鬧的毛崽都有,紅包里放的都是一百元的大鈔。

在李傳林家拜完年,再去其他幾家,三人就是空著手了,說幾句吉利話、喝杯茶、吃杯酒、抽支煙就告辭。不怪他們勢利,實在是人情這東西就是把鋸,講究的是你來我去。

張衛民還好一點,他老早就是崇鄉最大的木頭販子,官面上的關係又熟,而且還因為他兒子張紹龍的關係,與李家明叔侄相稱。以前李家沒有發達之前,大事小事能搭把手的,他都主動搭把手,甚至連他堂弟黑了李家明的錢,還被他狠狠訓斥過一頓。曾寧生、林全保可不同,他們可以稱得上是靠李家明起家的,不但崇鄉人這麼看,他們心裡也這麼認為。

五年前,兩人都以2500元/月的天價租李家明的店面,如今五年過去了,店租依然是2500/月,比縣城的店面還貴。可人家就樂意繼續出這個高價,因為李家明出的主意值那個價,就更莫提後來李家明又讓他們集資搞竹木加工廠,現在兩人的家產往少里講都二三百萬!

今年李家可能有事,李家明沒去他們家拜年,只是滿妹她們幾個拎著煙去討壓歲錢,三人就湊在一起先過來拜年,順便也找李傳林商量下明年開新廠的事。建築模板的生意好啊,廠里訂單都做不贏,而本地資源又不夠,只能往外擴張。可要是他們的新廠開在外縣,李傳林又不動窩,那這運輸成本就夠嗆嘍。

是啊,外縣的資源進不來,還是卡在交通上,那三十多公里的盤山險路沒法走大挂車,靠些後八輪卡車,能裝多少貨?只是這廠子吧,開起來容易,以後想搬遷就難嘍。而且李家明不想替外縣人謀福利,只想著把鄰近縣區當成原料供應地。

「家明,縣裡要上馬大工程了,雖然丁縣長答應了,廠子可以繼續掛靠在『華居』木業旗下,但林業規費肯定會嚴格徵收。丁縣長那人看起來笑眯眯的,其實也是個有煞心的人,以前修水庫的時候他當辦公室主任,曉得他擼掉幾多人的帽子不?」

開竹木加工廠,要是不在規費、稅收上做些手腳,哪賺得到什麼錢?商人追求利潤,這無可厚非,可卻會減少一年上百萬的稅費、二三百個就業崗位,李家明不願意看到這樣的事發生。

前世的李家明願意掏半副家當幫縣裡修兩條隧道,現在政府下定決心修,他無論如何也要幫幫場子。

「張叔、林叔,要不這樣吧?我在上宵、梁段修小電站,裝機容易大概有340KW。除了自用外,其餘的都以上網價給你們為期兩年。當然,前提是你們的廠子,必須建在本縣。等崇鄉這一片的資源不夠了,你們建到縣城裡去,那時候路應該通了,運輸成本能大幅度降低。」

李家明他們正在修的水電站,張衛民他們都曉得,總投資近四百萬,一年最少都能發出二三百萬度電。要是以一角二/度的上網價,賣給自己廠子裡,一度電就能省五角三,一年下來能省幾多錢?別說一毛二的電價,即使是平著工業用電六毛五/度,他們的廠子還是會用那兩電站的電。廠子裡的蔑片要賣給『華居木業』,遊學權又在高橋當書記,他們吃飽了撐的去用供電所的電啊?

這可不是小錢,連張衛民把李家明當侄子看,都狐疑地看向他,一起在這吃新年飯的林全保、曾寧生也如此。

人情是人情,生意歸生意。

一年能省百多萬的電費,若是李家明能作主,那新廠建在外縣就划不來。更重要的是,這小子從不做吃虧生意的,除了廠子不得建在外縣外,後面肯定還跟著什麼東西,只是自己看不到而已。

這幫生意人啊,眼裡只有利益,李家明暗嘆一聲,玩笑道:「放心吧,沒別的意思。縣裡敢下這麼大的決心,我就是想幫幫場子。我一個讀書伢子,要那麼多錢幹嘛?」

真沒了其他條件?三人交換了個眼色,領頭的張衛民痛快道:「家明,只要傳林同意,那我們的新廠就還放在高橋。」

要是這事由父親來張嘴,恐怕你們不想放在高橋都不行,下游廠家在上游廠商那,哪有什麼話語權?

「沒事,我耶耶根本不管我的事,連當個董事長都是掛名的。」

「那就這麼講定了?」

「行!」

一年百多萬的利潤,就這麼沒了,即使是幫著小嬸嬸炒菜的大姐,都覺得弟弟太大方了,就更莫提將張象楓這個管家婆。

等大家吃完了飯,張衛民他們告辭回家,三人湊在一起喝茶、抽煙、聊天,琢磨李家明怎麼就這麼大方?那是一年一百多萬,兩年就是兩百多萬,人家到底圖什麼?

莫非真象他講的那樣,只是想為那條隧道出點力?那還不如直接捐錢,還能落個好名聲呢!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不長個子的張紹龍,衝著他父親和林全保、曾寧生三人不滿道:「耶耶,你們太過分了。家明哥哥這麼大方,你們三個大人就好意思沾人家的?」

這孩子真是孩子,喝得紅光滿面的張衛民苦笑,揉著兒子的腦袋瓜子,搖頭道:「龍伢,這是生意,要大家都覺得划得來,才做得成。」

「這還不吃虧?莫以為我不曉得,要是傳林叔開了口,你們還敢不用他的電?」

這倒也是,用誰的電不是用?供電局要改成了條管,地方政府不管這事,他們還能跑到電站、廠里來罰款不成?可領教過李家明的厲害的曾寧生,並不認為大家沾的便宜,有李家明得的利大。

「龍伢,你只看到表面上的東西,沒看到深處。既然家明願意讓我們得這便宜,那就肯定有他的好處,只是我們沒看到而已。那是一年百多萬,不是百多塊錢!」

曾寧生一說完,立即想到了什麼,暗贊人家那腦子就是好使。

社會閱歷豐富的生意人,能看明白李家明打的什麼主意,可在屋裡的大姐看不到。

「明伢,你打的什麼主意?那可不是幾十塊錢!」

自己沒打什麼主意啊?李家明突然一拍腦門,自己剛才是沒打主意,可實際上卻打了主意,只是自己誤打誤中而已。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