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怕出名豬怕壯。

李家明一口氣捐出近七十億美元的財富用於公益事業,贏得了所有人的交口稱讚外,也把他自己放到了顯微鏡下,被各路媒體仔細觀察。別說是他,即使是他兩個妹妹、遠在老家的父親,都被記者們包圍了。

好不容易消停一點,又有人在網上發表了一篇措辭尖酸刻薄的文章,拿李家明的善舉作由頭,譴責那些福布斯排行榜上的富人們。沒有資本原罪的李家明尚且樂衷於回報社會,那些有資本原罪嫌疑的人呢?

這是沒有402的時代、一個鍵盤俠活躍的時代,也是一個流行道德綁架的時代,更是一個看熱鬧不嫌事大的時代。有人點了火,就肯定有人去煽風,還會有人添油加柴,更會有匿名的知情人爆料,將那些名聲赫赫的富人們的老底都扒出來。

正和學校談捐贈事宜的李家明也是圍觀人士,他也看熱鬧不嫌事大。有對比才有差距,踩著別人的腦袋瓜子,其實也是一件令人愉悅的事。可他的導師斯賓塞教授,知道由自己學生的捐贈而搞出了一場大風波後,很嚴肅地與他談起這個本應是社會學範疇的問題。

「我知道,那種道德綁架是社會沒有發展成熟的產物,只是一種暫時的現象,我擔心的是網絡暴力問題。」

被電話叫來的李家明連連點頭,表示同意導師的擔憂,卻不明白對方究竟是什麼意思。

OntheInternet,nobodyknowsyou'readog(在網際網路上,沒人知道你是一條狗),以前被當成網絡自由的宣言,如今卻成了一句毀譽摻半的話。網絡匿名制在保護言論自由的同時,也成為了網絡暴力的保護傘,國內的那種道德綁架還只是網民自發的行為,如果讓別有用心的人加以利用,僱傭大量水軍顛倒黑白那才是讓人頭痛的事。就比如趙微那破事,開頭可能沒人操縱,但後來的發展沒有幕後黑手?如果沒有既得利益者在後面攪局,憑精子他們的能耐,早把那破事按下去了。

可這些對自己其實是有利的?網絡匿名制固然有種種缺陷,但對於從事網際網路行業的人卻是有利的。鬧市鬧市,無鬧不成市,若網絡上不熱鬧,大家怎麼從企業家那掏出廣告費來?

對照國內的情況,李家明可以斷定,開始可能是網民自發的舉動,但話題一挑起來,肯定有人在背後推波助瀾,搞不好幕後黑手就是以Sohu為首的幾大門戶網站。趙世清、丁雷那幫孫子哪個是省油的燈?看到了那種能炒熱的新聞,能不玩命地添枝加葉,可勁地賺點擊率、廣告費?

自己能看到的問題,他老人家研究經濟幾十年,能不明白?想到這裡,李家明有點明白了,導師找自己來,可能就是想談網際網路領域的商業倫理問題。

猜中了,可惜沒有獎勵。斯賓塞教授象四年前一樣,重提一次跨界學界和企業界的難處,才跟李家明商量道:「明,網際網路已經成為人們的必須品,滲透到了社會各個領域,但其商業倫理學卻嚴重滯後,你有興趣做點這方面的研究工作嗎?」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這老頭真不錯,可這活不好接,沒有任何記憶憑藉不說,而且很容易授人以柄。李家明與托尼他們不同,除了是在讀博士生外,還是企業的老闆,代表著利方與漢華的形象。如果他從事網際網路的商業倫理研究,不但要學習很多關於倫理方面的著作,發表出來的觀點也很容易被人斷章取義用來抹黑公司。現在網絡上的那幫憤青,出來單挑肯定沒勇氣,但敲敲鍵盤可是義憤填膺得很!

斯賓塞教授也知道學生為難,但他手下統共就剩下三名博士生,李家明的理論基礎是最紮實的,不讓這傢伙來干誰來干?在史丹福當教授,雖然風光無限,但一樣有出學術成果的壓力。

「明,我建議你提前進行論文答辯,你獲得了Richard/Stone獎,證明你已經是一個優秀的博士。拿到學位後,我希望你接受學院的聘任,擔任商學院的助理教授。」

史丹福的助理教授咧!

老頭髮糖果嘍,饒是早有心理準備,也是預料中的教職,李家明依然喜上眉梢。

可即使喜出望外,李家明也沒有立即答應下來,提前進行博士論文答辯沒有問題,但接受史丹福的教職那就得考慮考慮。這是在美國又不是在國內,連這老頭都把師生關係看成是一種服務與被服務的關係,當然要權衡利弊一番再決定。學術水平高的博士多如狗,但理論與實踐同樣出色的人可不多,很多博士拿到學位後還要從事幾年博士後研究積累工作經驗,李家明可是實踐比理論更出色而且名聲極大,放到哪個商學院裡也是搶手的人才。

斯賓塞教授也不以為意,換成他自己在企業界有李家明這樣的成就,也不會輕易答應。助理教授升任副教授需要五至七年,即使這傢伙足夠出色,也至少需要三年以上的時間。對於他這樣的企業家來說,一份終身教職遠沒有事業重要。

「明,教職的事你自己考慮,但網際網路倫理學的事,你要儘快答覆我。」

這是一個新領域,如果自己不想接,那就要儘快安排其他人,李家明連忙答應道:「Ok」。

喜出望外的李家明離開了老師的辦公室,去醫學院跟霍爾金斯院長談捐贈的事,可人家一聽他想拿到學位後從教,不禁古怪道:「明,你是開玩笑的吧?」

「不開玩笑啊,斯賓塞教授找我,就是談這事。」

「那就難怪了,祝你好運」。

好運?正高興的李家明一愣,連忙道:「教授,這不是好事?」

「當然,商學院很多年沒有直接聘請剛畢業的博士當助理教授,他們一般都是從外校聘任。明,你真準備接受他的邀請?」

蹊蹺,李家明本能得覺得這裡面有蹊蹺,連忙請教道:「教授,我對這些不太懂,您教教我?」

剛與李家明談成了捐贈框架的霍爾金斯教授心情不錯,起身替這年輕人沏了杯咖啡,提醒道:「明,你知道助理教授的工作職責是什麼嗎?如果你願意放棄你的公司,那將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如果你不願意,我覺得胡佛中心研究員的工作,或許更適合你。」

當助理教授哪有那麼簡單?

教授的話象一盆冷水兜頭而下,把正興奮的李家明澆了個透心涼。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