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存光提議鑿隧道,付為政早就想過,他認為根本不可能實現:「一共三道山樑,靠人一錘一錘去鑿,你這輩子能挖穿嗎」

「這輩子挖不穿還有娃,他們接著再挖,就不信挖不穿」高存光受了付為政的嘲笑,一時就賭了氣。百度搜索文學網,更多好免費閱讀。

「哈哈,愚公啊」付為政指著高存光,笑到失聲:「子子孫孫無窮匱矣嗎」

「是又怎麼樣」高存光說道:「不然你想辦法,去鎮上把錢要回來。」

地方上書記是一把手,爭取財政撥款只能付為政去跑,高存光協助。

兩人的爭執啟發了寧向東的思路,他靈機一動想到個點子:「要不咱們用現有的錢全買了炸藥,再從鎮上的信用社貸點款出來,請民爆公司的人來作業。」

高存光搖搖頭說道:「你以為是八十年代鼓勵個人承包貸款的時候呢,信用社現在早就沒有放款職能了,再說以村子名義貸款,也得有清償能力才行,村子窮成這樣,集體財產哪有值錢的,人家銀行不傻,錢給了你沒有創收項目,不是白白打水漂嗎」

之所以提出貸款,寧向東是嘗過甜頭的,所以想到後就激動的說了出來,此刻聽高存光這麼一說,想想確實是這樣,自己能貸出錢,是因為有店鋪不斷產生效益,符合銀行風控條件,鵝關村貸款,全村沒有一項能帶動資金流動產生利潤的經營活動,借錢無異於肉包子打狗。

「不然就試試存光的法子,」付為政在屋子裡轉來轉去好半天,此時停下來說道:「先從黃巢谷最外邊那道梁子開始挖,不管最後搞成啥樣,先死馬當成活馬醫」

高存光愣了一會兒,越想越覺得只有這麼一個辦法,於是心一橫贊同道:「就這麼辦村子這邊也別閒著,物料上來了,該鋪路就鋪,干到什麼時候干不下去了再說」

寧向東一看村裡兩位當家人下了決心,心頭一熱說道:「既然如此,那我就在炸藥的事情上再想想辦法,爭取多買一點是一點,說不定用的到。百度搜索文學網,更多好免費閱讀。」

「沒錯最好是再請人幫忙看看,好好規劃一下那三道梁子的施工作業怎麼弄,咱們這活是難干,但也不能蠻幹」

付為政說完,看著兩人熱切的說道:「做好思想準備吧二位,這次的事兒,很可能是一項持久戰啊」

「先搞起來再說,遇事再說事,天天這麼討論下去,這路永遠停在嘴巴里」

三人看計議已定,當即決定分頭行動,付為政繼續跑鎮上四處活動,爭取能再摟回來點錢,高存光到附近幾個村子搜刮鐵錘鐵鑿。

鵝嶺守著大山,散落其間的村落里有大量的村民是石匠出身,鵝關村也不例外,但是開山鑿石是要全民動員的活兒,村裡的工具就明顯不夠用,需要從其他村子徵集。

第二天,寧向東和付為政一起動身去陳村鎮。

到了鎮上,老付直接去鎮政府,寧向東去給大哥打電話,讓他繼續為炸藥的事幫自己找找人,同時還要找找收費便宜的民爆公司。

其實如果村裡不差錢,完全可以省略自己採購炸藥的環節,讓民爆公司包工包料即可,但那晚跟安老闆吃飯時,對方建議他最好分開算帳,避免被民爆公司再扒一層皮:「反正村裡缺的是錢,不是缺時間,慢慢聯繫總能找得到願意接活的人。」

安老闆的公司是集體控股的性質,他自己無法獨斷,況且鵝關村那三座梁子的工程量對他們而言,實在小的不能再小,如果接活兒,報價上勢必會很離譜。

寧向東只好讓大哥另想辦法,寧向陽一口應承下來:「如今這年頭,賺錢的門路不好找,花錢還不好說」

不過寧向陽對鵝關村要掄大錘開山的想法吃驚不小,這是真敢想啊,等於靠雙手去改天換地了更令他震驚的是自己的親弟弟也積極參與其中。

在將來,要麼寧向東會在鵝關村歷史上留下自己濃重的筆墨,要麼他就是個頭腦簡單易於衝動的二不楞,或是者已經走火入魔的瘋子

「你們打算什麼時候開始干」寧向陽問道。

「大概三天後吧,村長帶人去各村徵集工具了,差不多了就開工。」

「這麼快」寧向陽再次吃驚,他看了看辦公室窗外的綠樹,確定沒有發生科幻電影里的場景後,在心中長嘆一聲,這個世界太瘋狂了:「怎麼不做個嚴謹的論證再開始干」

「論證嗎」寧向東望著塵土飛揚的陳村,思想忽然有點走神,如果再找人論證,羅列一堆數據,推演未來施工的可能性和預見性,那估計不等開始,大家已經被即將面對的問題勸退了,或者這條路一輩子停留在紙端,永遠被演算下去

「已經論證過了大哥,」寧向東收回思緒說道:「各方面數據顯示,沒有什麼大問題。」

不想再多解釋了,箭已上弦,乾脆敷衍過去。

聽著三弟輕快的語氣,寧向陽放心了點,說道:「那就過一個禮拜吧,你再給我來電話,時間長點穩妥,到時候我應該已經把事情辦好了。」

跟大哥說妥後,寧向東掛了電話,到陳村鎮找付為政。

這是他第一次來鎮政府,以前每次坐車到鎮上,都是匆匆忙忙趕到並鋼停車點,從來沒想過自己有一天會與這一級政府機關產生交集。

到了鎮政府往裡走,卻被傳達室的大爺叫住問他找誰,寧向東想了想,發現自己誰也不認識,就歉意的笑笑,轉身離開了大門。

在門外等了一會兒,付為政從裡面出來,一見他便搖了搖頭,看來又是白跑一趟。

兩人心裡存著事,都不想在鎮上逗留,於是一起從黃巢谷往回走,當爬到第一座山頂時,不約而同停了下來。

付為政認真看了看周圍的環境後,才發現自己這些年也沒有好好這裡,不由發自內心的感慨道:「小寧,我生在這裡長在這裡,幾十年過去了,今天才發現,我的家鄉真是太美了就像你說的,這是一顆蒙塵的珍珠啊」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