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把船台騰出來,4艘小型航母都停在舾裝碼頭旁邊。

按照安排,第一批4艘建成之後,小型航母的建造工作將移交給規模較小的造船廠,第二批4艘依然由浦州造船廠建造船體。如果建造第三批,或者是重新設計的新信號,就由其他造船廠建造。

碼頭上熱火朝天的,數百名工人正在忙碌,還有一批海軍的官兵。

等到趙禹趕來,白止戰才下了車,隨行的船廠公關經理提前去找到了幾個主要工頭與監造長。

與和平時期不一樣,戰時的監造長是專職,並非戰艦的首任艦長。

這麼安排,主要是為了提高建造效率。

通常情況,新戰艦的首任艦長往往來自同級別,或者同型號的其他戰艦的大副,也有可能是主要部門軍官。

按照正常安排,首任艦長會在戰艦完工之前半個月左右到崗。

看到趙禹,白止戰立即發現,他的白髮又多了一些。

「你也真著急。」

「早點來看看,免得牽腸掛肚的。」

趙禹嘆了口氣,朝走過來的監造長與幾名工頭點了點頭,算打了招呼。

因為一直在積極推動小型航母的建造工作,所以趙禹認識幾乎所有負責人,而且這些人也認識他。

隨後,白止戰詢問了一些比較關心的問題,比如建造的進展情況。

與趙禹在電報中提到的一樣,建造工作進行得比較順利,全都在計劃當中,肯定能按時交付。

因為海軍加大投入,開出了高額獎金,所以工人都很有幹勁,大多會主動加班。

至於性能,同樣不需要擔心。

在設計的時候,趙禹就力排眾議,決定使用彈射器,哪怕要為此做出一些犧牲,比如艦體前部的寶貴空間。

正是如此,這種標準排水量還不到15000噸的小型航母,能夠搭載與應用帝國海軍現役的所有艦載機。

要說,缺點同樣很突出。

首先就是,載機的數量偏少,機庫裡面只能放30多架,算上系留在飛行甲板上的,也沒超過50架。

因為飛行甲板寬度不夠,所以還無法像艦隊航母與大型航母那樣,把艦載機系留在甲板兩側,而不影響正常的起降作業。由此導致的直接結果就是,在實戰當中要儘量避免在飛行甲板上系留艦載機。

其實,到戰爭後期,帝國海軍還明確規定,小型航母在進入戰場之前,不得在飛行甲板上系留艦載機。

原因就是,系留艦載機會大幅度降低航空作業效率,遇到突發情況的時候,很有可能會措手不及。

在實際操作中,小型航母的艦長也很少在飛行甲板上系留艦載機。

這跟小型航母的作戰用途有很大關係。

除了護航,在絕大部分時候,小型航母都在為地面部隊提供支持,因此需要頻繁起降艦載機,而且每次出動數量都不多。這就決定了,小型航母更看重持續出動能力,而不是爆髮式的派出大量的艦載機。

另外一個缺點就是,機庫的高度有限,限制了拓展能力,無法運作在戰爭後期出現的大型艦載機。

這是一個沒辦法解決的問題。

受到噸位限制,又要提高戰場生存力,還要有足夠快的速度,艦載機也不能少,就連高射炮的數量都做了要求,設計師只能在別的地方儘量節約重量與空間,比如按照現有艦載機的高度來設置機庫。

結果就是,在戰爭後期,很多小型航母只能搭載戰鬥機,沒辦法運作體積更大的轟炸機與魚雷機。

當然,這個問題現在還沒有顯現出來。

最後一個缺點,就是自持力偏弱。

雖然在設計的時候,趙禹就放棄了續航力,增加航空汽油與彈藥的裝載量,以增強持續作戰能力,但是受噸位限制,小型航母的持續作戰能力依然非常糟糕,搭載的航空燃料與彈藥不到大型航母的一半。

按攻打塞島的作戰強度,恐怕三天就需要補給一次。

如果在登陸場附近活動,而且是跟登陸艦隊在一起,那麼在前線進行補給作業的難度也不大。

要說的話,帝國海軍一直在增強外海補給能力。

早在大戰爆發之後,帝國海軍就清楚認識到補給艦的重要性,還立即著手以艦隊油船為基礎,研製能伴隨艦隊作戰的快速補給艦,也就是後來常說的綜合補給艦或戰鬥支援艦,而且第一批已經在年初交付給海軍。

因為沒來的及完成訓練,所以沒趕上第十一特混艦隊遠征西南梵炎洋。

今後,有了快速補給艦,加上數量眾多的艦隊油船,在遠征作戰的時候就再也不用為保障擔憂了。

隨後,白止戰與趙禹登上了1艘小型航母。

其實,直觀的感受更加清楚。

簡單的說,就像是按比例縮小的艦隊航母。

因為小了一圈,所以存在很多無法彌補的缺陷,也由此限制了小型航母的實戰價值。

用趙禹的話說,不要指望用小型航母打贏艦隊決戰,在全甲板攻擊狀態下,出動能力僅相當於艦隊航母的六成,不到大型航母的四成。如果把其他因素考慮進去,戰鬥力僅大型航母的三分之一。

在白止戰眼裡,這4艘小型航母卻異常的重要。

至於重要在哪,就只有白止戰知道了。

雖然廠房很是熱情,在得知白止戰提前到來後,廠長楊翰林親自安排了接風宴,但是趙禹明顯不太給廠長面子。

其實,白止戰也不想去吃什麼接風宴。

他提前幾天來浦州,一是想搞清楚4艘小型航母的建造情況,其次就是找趙禹,談談最近的事情。

要說的話,白止戰最信任的人是趙禹。

這種信任,跟一起在戰場上出生入死那種不同,是建立在共同的志向之上。

正是如此,每一次遠征歸來,白止戰首先想的都是去找趙禹,因為只有在趙禹這才能獲得最新的信息。

關鍵還有,趙禹是八大國柱之後,帝國的世襲伯爵,還是海軍首席工程師。

也就是說,趙禹能夠獲得很多其他人,包括李雲翔、廉旭升在內的軍方人員無法獲得的內幕消息。

只是首席工程師的身份,就能讓趙禹接觸到很多將領無權獲知的絕密資料。

此外,趙禹看待事物的目光也跟軍人不同。

畢竟,他不是軍人,沒有接受過軍事訓練,自然不會受條條框框限制。

用白止戰的話來說,每次跟趙禹見面,都有一些預料之外的收穫,全都有著非常巨大的價值。

這次也是如此。

想到即將在東望洋上發動大規模戰略進攻,白止戰心裡就不踏實,就更想搞清楚趙禹的看法。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