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隆」朱棣又一次掀翻了武英殿的御案,臉色蒼白,身體發抖。

「定是這逆子伏擊的張輔,然後偽造聖旨。」朱棣咆哮如雷:「這畜牲,這畜牲——當初俺真是瞎了眼,沒發現逆子如此奸詐。」

朱棣大概的意思,早知如此,當初應該往牆上去,不應該往徐皇后身上去。

此時他已經知道大部份事情經過,知道張輔在交趾被伏擊。

然後朱高煦偽造了聖旨,調離了部分和自己關係不鐵的軍將。

至於留下的李彬和陳旭他們在幹嘛,雷銘也不知道。

但肯定的是,這些人都被朱高煦蒙在鼓裡。

朱棣這麼想想,感覺交趾還有希望。

「李彬和陳旭肯定被這逆子矇騙,紀綱。」

「臣在。」紀綱趕緊道,然後心裡有種不好的感覺。

「你立刻加派人手,前往交趾,無論如何,要聯繫到李彬和陳旭。」

「交趾有朝廷三十萬精銳,到時可從交趾攻入雲南,直搗逆子的腹部。」

「這些事,朕就交給你了,你一定做好。」

朱棣平時說話都是俺俺俺,要是說到朕,嘿嘿,那就是很認真的。

言外之意,紀綱伱要做不好,聯繫不到李彬和陳旭,嘿嘿。

特娘的,紀綱又在心裡罵娘。

朱棣又給了他一個大難題。

商人賣糧的事都沒搞定,又要去交趾。

突然間,紀綱居然很希望漢王趕緊打到京師來,老子受夠了。

不一會。

紀綱帶著雷銘從武英殿出來。

紀綱有點不爽的用餘光看了下雷銘。

雷銘也是個人才,居然從廉州衛偷偷逃回來,不過這卻是害了紀綱。

你怎麼不死在廣東?紀綱暗暗罵著他。

從武英殿出來後的左邊是宣治門。

紀綱正想著心事,餘光看到宣治門方向有個人正走出來,邊上還跟著個宮女。

等他扭過頭看清楚來人時,對方已經進入二十步以內。

嘶,他頓時瞪起眼睛,先認出了宮女。

宮女叫段蘭心,之前好像在皇后宮內,最近皇后病重,李貴妃多次看望後,把段蘭心給要過來了。

大概也是怕皇后駕崩後,裡面的宮女會被分散各處,所以提前要了去。

皇后也沒計較,將段蘭心給了李妃。

紀綱多次陪朱棣進後宮看皇后,所以認識段蘭心。

段蘭心邊上那宦官,不正是剛剛李彬家外的。

這時他終於想來了,好像個蒙古人,李妃本來就是蒙古的,所以他跟著李妃。

這宦官,正是歷史上朱棣的心腹之一,亦失哈。

不過現在亦失哈是李妃心腹,且和段蘭心以兄妹相稱。

這下紀綱心裡是驚濤駭浪般的驚恐。

如果亦失哈和李彬有聯繫,而李彬和朱高煦有聯繫,是不是代表著漢王和宮裡也有聯繫。

漢王到底是和亦失哈有聯繫,還是和亦失哈的主子,李貴妃有聯繫?

這太可怕了。

此時亦失哈和段蘭心越來越近,亦失哈和在外面一樣低著頭,也沒用眼睛看他們,並且腳步開始往東僻,越走越離他們越遠。

紀綱轉過身,帶著雷銘往南走。

他突然大聲道:「老雷你可以啊,隻身一人,從廣東廉州跑回來。」

「哎,差點沒命啊。」雷銘叫苦道:「我差點回不來。」

紀綱又道:「你剛說有個千戶是你老鄉,要不然就回不來了,那千戶叫啥,將來當請陛下好好賞賜。」

「反正也姓雷,叫啥真忘了,好多年不見。」

紀綱說到這裡,微微扭頭,餘光一看,剛剛僻向遠處的亦失合和那宮女又貼近到他身後了。

大概感覺到他扭頭,宦官和宮女又趕緊往另一邊去。

他暗暗好笑,基本斷定這宦官至少和朱高煦有聯繫。

他說完重要的東西,帶著雷銘快步而去。

雷銘還在說,說他從廣東福建過來,看到當地到處在募兵,征糧,海邊全是船,無邊無際,漢王那來這麼多錢銀?

紀綱表面不動聲色,心中感覺,更要腳踏兩隻船了。

漢王要是勝了,自己可以有條後路,要是陛下勝了,到時就把這小宦官弄出來立功。

就這麼干,紀綱覺的自己真聰明。

沒幾日,京師的消息越加的明朗,因為當天永州有兵變,徐忠部下七萬多人里,逃出來近一萬多,這些人陸續回到長沙,也有人直接失蹤。

反正確切的消息慢慢來到京師。

首先徐忠肯定沒有十五萬兵馬,因為永州城裝不下這麼多,但具體有多少兵馬,除了統兵大將,一般軍士和中低將領也不會知道。

其次,徐忠是被扶持的,是吳金福、俞行舟兩人帶頭這麼干,但徐忠肯定也有責任,身為統兵大將,豈會這麼容易被挾持?

朱棣自己也玩過這套的,靖難中寧王和房寬都是這樣來的。

朝中很快有人彈劾徐忠,要將其家人皆斬,提出來的人,正是袁珙。

朱棣沒回應,因為他在等四川戰局。

四川若勝了,形勢還有機會翻盤,如果現在無憑無據就斬徐忠,容易引起下面軍將的異議。

畢竟徐忠被扶持是真的。

但吳金福和俞行舟不能放過。

吳金福全家在永州,所以朱棣拿他沒辦法。

俞行舟是江西衛所的,全家在江西,並且當天他第一個在城頭說投降漢王,然後又挾持徐忠,而且參與的人里,很多都是俞行舟所在的贛江衛將領。

朱棣讓羽林衛指揮使譚忠帶人,挑選精銳騎兵五百騎,連夜騎馬,趕到江西贛江衛。

這邊衛所兵馬大部份都上了前線,現在也投降了漢王,只留下部份家屬和少量軍餘,大概三千人多人。

除了留守的軍士和家屬,譚忠揮起屠刀,雞犬不留,將贛江衛其餘三千多老弱婦幼殺了個精光。

消息傳出,舉國震驚。

此後明紂王的外號,朱棣是坐實脫不掉了。

朱棣是想殺雞儆猴,以後官軍將領,誰再敢這麼反水,全部殺無赫。

但是他也不想想,靖難中這麼多南軍投降朱棣,指揮級和以下級,建文帝從來沒有秋後算帳。

建文帝也就在最後燕軍兵臨城下時,惱羞成怒,殺了徐增壽一人而已,並且沒有誅連他家人。

這本來就是大明內戰,大夥降來降去也正常,靖難時北軍吃了敗仗,也有人降官軍,當時朱棣也不追究。

現在朱棣開創了先河,誅殺降軍指揮級以下的軍屬。

性質相當於惡劣。

當然,這效果還是有點的,各衛所軍將以後想降,想反水,也要考慮到家人的安全。

朱棣這狠招,狠狠震懾了自己人。

他是想告訴天下人,我朱棣狠起來,連自己人也殺。

——

朱高煦大軍攻進桂林後,靖江王朱贊儀一看大事不可為,果斷退回王府。

沒多久,韓觀戰死在城裡。

長史蕭用道很快傳來消息,據說韓觀最後關頭也想降的,漢王那邊不接受,有個個子像漢王那麼高的大將,過去一斧頭把他給砍了。

朱贊儀聽的嘴角微抽,抬頭問蕭用道,咱們王府儀衛司還有多少人回來了?

蕭用道苦笑,幾乎全軍皆沒了,要麼降了,要麼戰死,府里現在只有十幾個人,但他兩個百戶盧萬和張元任還在。

然後又道,殿下不要慌,你是漢王皇侄,他是長輩,不會拿你怎麼樣,只要態度放低點就行。

朱贊儀不出聲,有點後悔站出來幫韓觀,因為他沒想到漢王這麼快就攻破桂林了。

第二天中午,朱高煦才進入桂林。

此時桂林全城已經被肅清,到處都是漢王的兵馬據守。

城門大開的同時,城內投降的文武百官都在兩邊跪著。

當朱高煦騎著他的馬進去,四周齊呼:「恭迎漢王。」

聲音此起彼伏,悅耳動聽。

朱高煦臉上笑開了花,想了想後,趕緊又從馬上跳下來。

「哪位是——」他想說哪位是布政使馬麟。

不料馬麟搶先一步,從人群中出來,撲通再跪在他身前。

「下官馬麟拜見漢王,恭迎王師到來。」

「漢王為民請願,不惜身發,舉仁義之兵,討伐明紂王,下官深為拜服,願舉城而獻之-——從此效命漢王,永不背棄——」

這傢伙趕緊先把自己的功勞吹一吹,同時又拍下朱高煦的馬屁,再效個忠。

馬麟話音剛落,吳翔也出來跪拜:「桂林百姓和百官們,都翹首以盼漢王和王師吶-——請漢王入城-——」

他話竟剛落,四周群起呼聲:「請漢王入城。」

朱高煦哈哈大笑,心裡卻想,尼娘的,入個桂林城,搞的和入南京城一樣激動。

不知道的人,還以為老子進了南京呢。

他進城之後,馬麟隨身跟著,向他介紹桂林現在的情況。

朱高煦原以為他只會拍馬屁,沒想到還是有點能力的。

討逆軍進城後,官軍在前面抵擋,城中一片混亂,馬麟立馬組織招募的青壯和衙役後去糧倉救火,城中糧倉分兩部份,一部是官軍從城外運進來囤積的,主要在城東,被李濬的人點烯了。

另一部份是布政使自己的倉庫,同樣現在被軍管,當時駐守的是韓觀的人,他們趕緊去的時候,也被點然了。

馬麟拚死搶救,在混亂中,還是搶到兩萬多石完好的。

雖然少了點,但也算立了功勞。

另外,他把桂林府的田地,人口,物資、地圖等各資料都早已準備好,朱高煦一進城就獻上。

「好,好,馬大人乾的不錯,本王非常滿意。」朱高煦輕輕拍拍他的肩膀。

馬麟表情十分享受,骨頭都好像輕了幾份。

他壓低了身子,突然小聲道:「城中兵慌馬亂,到處著火,韓觀府里又比較亂,漢王若不嫌棄,可以住下官家裡。」

說罷向朱高煦笑了笑。

「……」朱高煦轉過頭,奇怪的看著他。

(本章完)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