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貴這時道:「要不要派隊兵馬護送大王和糧草?」

「倒也不用。」朱高煦道:「我們都是騎兵,對面也不知道咱們走這邊,真要有官軍過來,我會先走。」

確定了夷陵沒有兵馬,荊州距離又遠,官軍這會肯定不敢派兵出來,朱高煦就放心了。

西南面都在他的兵馬控制下,常德就有賀如虎兩萬兵馬,隨時可以北上接應。

他和陳文、趙貴交待幾句,開始在岸邊安排出發事宜。

陳文和趙貴下午跟著朱高煦在岸邊轉來轉去,看的眼花繚亂。

趙貴先是看到大量的鐵料從船上卸下,然後裝到他們事先準備的馬車上。

然後又是糧食,鐵料和糧食裝了上千車。

當晚朱高煦就住在歸州城,等城內外一切準備好後,第三天才出發。

此時船上又下來很多工匠,全是四川附近被徵調過來。

三月初,朱高煦帶著一千親兵,一路護送著兩萬石糧,十萬斤鐵料進入常德,賀如虎早就帶著一萬精兵出來迎接。

剛接近常德五里內。

砰,朱高煦就聽到一聲炮響。

賀如虎笑道,正在試炮,是常德造的第四十八門炮。

好,朱高煦笑道,這次他從四川帶來了大量的鐵料和工匠,還得加快速度。

他留下兵馬後行,帶著少量親信,快馬跟著賀如虎來到常德城外的善德山。

討逆軍在善德山的西面圈了塊地,由部分廣西和湖廣的工匠在這裡造炮,指導造炮的,正是朱高煦從雲南帶來的有經驗的工匠。

另外在長沙府還有一個炮廠,那邊同樣有貴州,廣東、雲南等地的工匠,兩個炮廠先後造炮。

從去年九月進入湖廣開始到現在,朱高煦到處徵調工匠和鐵料到湖廣集合,長沙已經造了幾十門,這邊因為先建廠,也造了近五十門。

朱高煦帶著人來到炮廠,現場比較簡陋,畢竟是臨時的,用木頭泥石為圍牆,有數千兵馬團團駐守。

試炮就在善德山背後,對著山打,還算比較安全。

「老楊。」朱高煦老遠就叫了起來。

「大王。」一個中年工匠歡天喜地跑過來。

這是匠頭楊遠峰,最早跟朱高煦進入雲南的工匠之一,現在擅長失蠟法。

這個季節是用失蠟法最好的季節之一,所以朱高煦的火炮,通體一氣而成,威力大,射的遠,也遠比洪武大炮耐用。

楊遠峰兒子楊雷現在跟著朱高煦,是親兵衛千戶,隸屬於周虎麾下,這次朱高煦帶著一千騎兵往返四川,就是他的人馬。

楊遠峰先拜見漢王,又與兒子點了點頭,接著更帶著朱高煦四周轉了轉。

現場很多簡易的木屋,都是來了之後再建造的,主要功能是防雨。

朱高煦從各省把鐵料和工匠都往這邊運,全力在這裡和長沙兩地造炮,另外在福建一帶也有個炮廠,原雲南的造炮工匠,幾乎有一半以上分配到這三個地方,另有一半左右,已經到了交趾和占城。

等於是把雲南造炮的人都遷走了。

「現在這邊有五百多工匠,主要還是按大王的意思,造炮和維修,另部分工匠在弄其他軍械甲具。」

「這邊是造炮的,由我帶隊,共一百多人。」

朱高煦到了現場,看到一個巨大的爐子,造炮最難的就是爐子,因為熔化鐵水需要鐵爐。

前期他們花了大量的時間在建爐,真正造炮,也就是這一兩個月的事。

「現在有幾個爐子?」朱高煦問。

「大王說臨時的,咱們只有四個爐子,每天可以練鐵五千斤。」

四個爐子練鐵五千斤,這算比較小的爐子。

但因為朱高煦要趕時間,只能造小爐。

按楊遠峰說,大概十天左右,可以造一批炮,一批五到七門,但不會每門都能用,有的可能會有瑕疵,還會回爐。

所以月產大概在十五門左右浮動。

這個效率已經相當不錯,朱高煦在雲南三年也就造了兩百多門炮。

但那時,他受限於鐵料來源和工匠人手。

占據了廣西、貴州、四川等省後,朱高煦把所有衛所和城府的工匠幾乎全集合起來,那效率明顯嗖嗖嗖的上升。

很多工匠現在造炮還是生手,主要負責做爐子,練鐵,和後期打磨。

等個一兩年,這些工匠都會成為熟手,如果再有大鐵爐,那造炮速度還會上升。

「這次我又帶來十萬斤鐵料,數百工匠,分一半給你,一半去長沙。」

「多謝大王,那我想再新建個鐵爐?」

「不用了,這戰打不了多久,勝了之後,這炮廠也會拆掉。」朱高煦這是臨時的,也用不了這麼多鐵爐,到時還要拆掉,更麻煩。

「聽大王的。」

朱高煦看了一圈,還是比較滿意,囑咐賀如虎和楊遠峰加強工匠的保護,特別小心瀉密,便回到常德城。

休息一晚上,第二次又去長沙,此時他已經可從水路去長沙,來回一天不到,非常便捷。

當天在長沙,朱高煦召集湖廣軍將。

共計有盛堅、周虎、宋猛、賀如虎、瞿陶、王友、周泰、趙貴、王興國(顧成之孫顧興國)、藩將李賢、楊雷等,決定了先攻打荊州,占據洞庭湖,控制湖廣南部水道的戰略。

——

朱植是老朱的十五子,開始封為衛王,後來又改封遼王,建藩於廣寧。

他是最早的明初九大塞王之一,且當年和朱棣關係不錯。

建文元年(1399年)八月二十九日,因遼王朱植的封地靠近燕王朱棣的封地,建文帝害怕遼王成為燕王的同盟,故召遼王至京城,削其護衛,經過這件事後,朱植和朱棣的關係好像更好了。

等朱棣登基後,自然忘不了這位好兄弟,建文四年(1402年)九月初九日,新登基的朱棣下詔令遼王朱植改藩國於荊州。

九月十六日,改荊州前護衛為遼王府前衛,九月二十五日賜遼王植鈔二萬錠,十二月初四日,就藩於荊州。

建文帝消了遼王的護衛,朱棣給恢復了,但只給了一護衛五千多人。

從此以後,朱植和朱棣的關係,似乎更鐵了。

朱棣對這個弟弟也比較關照,永樂三年(1405年)八月十八日,朱棣召遼王朱植來朝,宴於華蓋殿,兩兄弟談心喝酒好不快活,朱植在京師呆到八月二十四日才走,又得到大量的賞賜。

所以這會,朱植和朱棣正在蜜月期,關係極好。

可朱植也不了解這個哥哥啊,當時朱棣剛登基,正是為了拉攏人心。

原歷史到永樂十年(1412年)二月二十五日,朱棣以遼王朱植有罪論,削其護衛及儀衛司,只給軍校廚役三百人。

當然,現在還沒到永樂十年,所以朱植這會覺的朱棣這哥哥很仗義,講義氣,好兄弟。

在聽到朱高煦造反的消息後,朱植立馬也發公告表態,緊緊團結在以四哥朱棣為核心的大明朝廷周圍,堅決支持打倒以不孝子朱高煦為首的造反派。

朱植不但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

朝廷在湖廣集合兵馬,他的護衛也出動了三千人參與。

然後還出錢出糧,專門支持官軍一萬石糧。

出的有點少,但也是他表態支持四哥的立場。

不料,廣西一戰,官軍大敗,朱植三千兵馬也沒回來。

隨著討逆軍進入湖廣,官軍連連敗退,最後退到洞庭湖以北的岳州,形成現在的界線。

此時朱棣已經發出信息,允許他退回京師,別派重兵鎮守荊州,因為朱棣也知道,荊州位置,在湖廣十分重要。

這朱植果然是九邊塞王,不但不肯走,還帶著僅有的兩千多護衛要死守荊州,並向四哥保證,只要你給我糧餉兵馬,俺肯定能守住荊州重鎮。

朱棣不置可否,也沒勸他,因為他也挺樂意看到有藩王全力支持自己,立馬派了一衛精銳給他。

自從討逆軍進入湖廣後,朱植又在荊州徵發民夫,拿出銀子招募滿城青壯,很快組織成一支七八千人的隊伍,配合他的兵馬守城,加上朱棣給他的援軍,荊州兵馬達到一萬三千多,死守荊州之意相當堅決。

三月中旬,朱高煦來到常德,次日帶領三萬步騎經石門縣,往北攻打荊州,同時為了牽制官軍對荊州的支援,派盛堅、瞿陶、王友領兵三萬攻打岳州(巴陵縣)。

荊州建城歷史長達3000多年,歷古都是大江(長江)中游的交通樞紐,三國時為了荊州發生了很多經典的故事,可見荊州的重要性。

荊州的重要性明廷當然知道,所以在荊州設有三衛。

通常一個州府設了三個衛,只有成都、昆明、武昌等這種省府所在的重要地方。

荊州府設了三個衛,明顯證明了他的地理位置。

可惜如朱高煦所料,荊州三衛在之前的廣西大戰中損失殆盡,官軍現在退守武昌一線,

朱能考慮到官軍水師比較強,岳州可以支援各處,同時守住洞庭湖的出入口,實在打不過時,還可以沉船堵住水驛道。

朱高煦起兵攻打岳州和荊州時,駐守岳州的是朱能的侄子朱平。

朱平飛報武昌的朱能。

(本章完)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