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喝了口茶,然後又道:「朕已讓通政司那邊也要改制,以後所有奏本先分類好再送來。」

即以後送過來時,通政司先處理一遍,按六類分好,不確定哪部的單獨一類。

這次來的匆忙,朱高煦當時也沒想到,現在才想到。

此時皇帝揮揮手,眾大臣趕緊停下,紛紛凝望,等著皇帝說話,豎起耳朵聽著。

除了楊溥外,其餘的人要麼是在永樂初就為內閣的,要麼是廢太子和朱棣重臣,現在還能在新皇帝面前幹事,當然非常緊張。

「有些奏摺可能不屬於六部,比如請安、獻策(包括沒當皇帝前,還有勸進)之類的雞毛蒜皮的小事。」

請安這種奏摺,在清朝是最流行,下面的封疆大吏們沒事也能上個奏摺,向皇帝請安,皇帝還要批覆,知道了,就差說聲謝謝你全家了。

明初這會部分文官還是要點臉的,沒有動不動向皇帝請安的。

但新皇帝上任,下面還是會有人這麼干,朱高煦看到這種奏摺就想罵人。

我請你嗎喲。

「這些也單獨給楊士奇。」

眾大臣再次點頭。

「你們看完奏摺,先把自己的意見,寫到紙上,夾在奏摺中,最後統一再登記到另一張紙上。」

朱高煦這時扭頭揮手,後面鍾顯趕緊揮手,一波小宦官走了上來。

宦官們給他們七位大臣桌邊上放好筆墨和紙。

其中紙有兩種,一種是夾在奏摺里的,普通公文紙,一種是最後統計歸納到一起的羊皮紙。

羊皮紙上還畫了個奇怪的表格。

第一行第一排寫著:奏摺來源。

即上奏的是誰,什麼官職。

第二排寫著:大概何事,因為有些奏摺可能很長,所以簡單用幾個字說明奏摺何事。

第三排寫著:伱的批覆。

幾位大臣更覺的挺新奇,估計是新皇帝想出來的。

胡廣想說幾句恭維的話,但想了想,沒好意思說。

朱高煦又道:「你們奏摺看完後,感覺比較重要的,放在前面,特別重要的,在夾紙最下面,寫個重字。」

皇帝說的比較多,但眾人都認真聽著,記好,生怕遺漏一個字。

說完之後,隨著朱高煦一揮手,眾人趕緊忙碌起來。

先把一堆奏摺按類分好,然後埋頭開始看起來。

沒一會楊士奇那邊弄了好大一堆奏摺。

朱高煦目瞪口呆,因為楊士奇是不屬於六部的。

怎麼反而最多?

他讓鍾顯隨便拿一本過來。

打開第一個奏摺,是陝西右政使杜智的奏摺:「臣恭請皇帝陛下聖安,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然後就沒有了。

朱高煦抬頭:「杜智在陝西右布政使之前是幹什麼的?」

其他人還在思考,黃淮立馬道:「永樂二年,杜智以北平知府,升陝西右布政使。」

杜智原來是北平知府,朱棣的人。

朱高煦立馬在下面批覆:「著吏部謫其為福州驛夫。」

然後扔到身後一個箱子裡。

他身後有七個箱子,分別代表六部和其他。

正本到時會送往吏部處理,副本交由六科廊存檔,然後由報房編髮邸報,公開發布。

這其中會少了將來司禮監批紅的一步,因為司禮監這個權職被朱高煦取消了。

當然,以後可能出現皇帝早死,太子繼位還年幼,那皇帝批覆這步怎麼辦?

當由內閣代批,也不能讓宦官專權。

不過朱高煦想過,滿清除了康麻子和末代皇帝,就沒有皇帝年幼過,所以只要後面改制到位,嚴加管理皇子們,理論上是不可能出現皇帝年幼的事。

通常皇帝年幼,都是朝政動盪不安,政局大亂引起的。

杜智肯定想不到自己拍了個馬屁就被貶為驛夫。

朱高煦這招也是學的朱棣。

永樂二年,雲南布政司左參政張定,以罪謫為德州驛夫

當時朱高煦剛到雲南沒多久,張定上書不知什麼事,被貶為驛夫。

那張定平時對朱高煦還是比較尊敬,臨走時還來拜訪了朱高煦,眼巴巴看著他,可惜朱高煦那會也無力幫他。

想到這裡,朱高煦揮手示意鍾顯把剛剛扔掉的奏本又拿回來,他又後面寫了句。

著升德州驛夫張定為大員左布政使。

鍾顯看的嘴角微抽,他左右看看,低頭小聲道:「陛下,這個要陛下寫聖旨的吶。」

「……」朱高煦。

鍾顯也算比較好學,跟著朱高煦進入皇宮後,該學的也都學會了。

鍾顯說布政使這種級別官員,要麼皇帝親筆寫聖旨,要麼翰林院官員寫聖旨,再皇帝用璽。

朱高煦不動聲色點點頭,心想真是麻煩。

翰林院距離這裡幾里路,去叫他們寫完聖旨再回來蓋璽,來回差不多得半個時辰以上。

皇帝下個命令還這麼麻煩?

朱高煦想了想,以後改成內閣來寫,皇帝用璽。

「黃淮,你來幫朕寫個聖旨。」並道,以後除了詔書,皇帝臨時的聖旨,可由內閣代擬,皇帝用璽。

這麼重大的事件改變,換明中期,肯定要朝堂爭論好久,但現在朱高煦一句話就改變了。

人多好辦事,當天一百多奏摺,半個時辰不到就全部批完。

然後七位大臣批的,分成七堆擺在各自身前。

他們認為最重要的都在前面。

另有統計的羊皮紙在邊上。

朱高煦先粗看了下羊皮紙,然後拿下七位大臣認為比較重要的奏摺:「你們換個位置,重新看下這些奏摺。」

「看看其中還有沒有你們認為比較重要的。」

七人紛紛換位置,再次各找一堆看了起來。

朱高煦拿到十幾本比較重要的,先看了一遍,然後批覆,有時會點頭,有時會搖頭。

重不重要,其實各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秤。

立場不同,顯然想法也會不同。

沒一會,朱高煦看到戶部尚書夏原吉的奏摺。

這應該是昨天送到通政司的,所以今天夏原吉和他見面時,他還沒開始看。

夏原吉說大明現在兵馬太多了,仗也打完了,陛下是不是可以裁減些兵馬,因為花錢太多。

大明軍隊以前都稱餉糧,幾乎以糧為主,朱高煦為打贏討逆戰,不但養著軍士,還花錢。

現在月餉僅現錢就五錢銀一個,全大明兩百多萬兵馬,一個月就要一百多萬兩,再加上官員的錢糧,開銷巨大,皇帝還要取消寶鈔,那有這麼多銀子。

夏原吉雖然是戶部尚書,報的事是兵部的事,算在兵部奏摺里。

朱高煦想了想,批覆道:「知道了,朕會多多賺錢。」

不知道夏原吉拿到之後,會什麼表情。

當了皇帝之後,朱高煦發現真是事多。

當天奏摺算是比較少的一天,卻同樣是各種各樣,這邊有水災,那邊缺糧,這邊河道不通,那邊有倭寇。

朱高煦這才發現現在都有倭寇了。

而大部份官員處理事情都比較簡單,比如某地水災,他們的批覆則為令戶部撥發,地方配合賑災。

簡單說讓戶部出錢,地方配合也出點,一起賑災,至於怎麼賑怎麼具體干,都不會說。

這也是古代賑災老是會有舞弊的事情發生,官員私下扣克貪污不止的原因吧。

等大夥輪批了三次後,朱高煦把幾人叫到身前。

「河南信陽水災,你們這樣批覆是不行的。」

大臣們面面相覷。

「信陽州多少人?」朱高煦問。

眾人紛紛茫然,明顯不知道。

「也不能怪你們,以後上報災情,需要估計受災面積,大概人口。」

「著戶部拔糧一萬石,銀五千兩,由錦衣衛、當地按察司、信陽衛三方共同配合地方賑災。」

這是大明甚至以前各皇朝都沒有這麼干過的事,眾大臣聽的一愣一愣。

接著朱高煦解釋,要他們根據朱高煦的想法,列個章程,然後發全國通報。

大概是,各地報災情,先要報受災面積和大概人口,需要多少支援。

朝廷隨便下撥部份,並同時派人實地查探。

賑糧和物資由就近無災縣府先提供,戶部再還糧或還款,若就近沒有的,則戶部先拔。(大明戶部在很多地方都有糧倉,下一步朱高煦要著重糧倉的管理,嚴防後世糧倉起火這種莫名奇妙的事情發生)

「賑災中,錦衣衛會同其他省的按察司現場查實受災情況。」

朱高煦說的第一條就讓他們眼前一亮。

山東受災,要用其他省的比如浙江按察司派人前往,京城錦衣衛派人前往,聯合辦公。

除了核實情況,更是監督救災用糧和用錢。

當地衛所要參與,彌補人手不夠的情況,同時也有監督的作用,這樣就是三方聯合監督,加上本地官員,四方辦事,其中錦衣衛和按察司是要去查問題的。

而當地官員和衛所,盡力要保證做到自己沒有問題。

朱高煦飛快說完,令他們七天內列出個詳細章程,給皇帝過目,以後有任何災情,按章程辦事。

朱高煦更指出,受災後,當地和附近州府先辦事,再上報,朝廷肯定不會拖欠他們。

古代有些地方官員先上報,等朝廷下了旨意,再開始賑災,人都死了很多了。

當天朱高煦重批了很多奏摺,要求編備數個章程,包括要求各地興建水利,朝廷準備專門在戶部成立水利司,撥巨資支持。

因為吳哥王朝和占城的水利非常發達,當地糧食產量也特別高,大明在這方面遠遠落後,中後期也是天災不斷,甚至還有旱災出現。

但幾位大臣的意思,缺錢啊,陛下那得有多少錢啊?

朱高煦想著,交趾和福建和錢糧,快運來了吧?

(本章完)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