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仁厚,要逐步取消徵發徭役,你們知道這代表什麼?」

「叭」說書人拿起一塊木頭重重拍在桌上,把三樓的人嚇了一跳。

「我華夏上下數千年,從春秋戰國到秦皇漢武,再到唐宗宋祖和大明朝前代帝王,沒有一個王朝和皇帝這麼干過。」

「這才叫真正的輕徭役,重民生,諸位想想啊,古代有些皇帝難得輕下徭役,史書都要吹他們千古明君。」

「現在皇帝陛下要取消徭役,這才是真正為百姓謀利的千秋偉績,足以載入史書,彪炳千古。」

「但取消徭役,並不是沒有徭役,而是朝廷把強制徵發為有償服役——」

「可這樣一來,朝廷的開支就大了,那怎麼辦?」

「所以朝廷才要進行稅改,加上稅收力度。」

「以後不但普通百姓,咱們所有的商人啊,包括這酒樓茶樓的老闆,還有讀書人和官員,都要按標準交稅,當然,你不達標準,自然不用交稅。」

說書人說到這裡,四周舉人們一片罵人,人群中突然一隻鞋子飛了過去:「叭」正好砸在那說書人頭上。

哈哈哈,四周一陣哄堂大笑。

「簡直胡說八道,讀書人交什麼稅?我家田都沒有一畝。」

說書人也不生氣,把鞋子扔掉,笑道:「沒田就是不達標,這位公子不用交,但是你的優免,也沒了哦。」

四周又是一片罵聲,有人幾乎拍案而起,還有人叫說書人滾出去,別再胡說八道。

說書人大聲道:「天下人都要交稅,憑什麼你們讀書人有優免?」

「老百姓辛苦種田養活你們,反而要交稅,你們啥事不會,只會死讀書,還不用交稅,公平嗎?」

「狗東西。」人群里有人破口大罵,差點跳到桌上:「你有本事也去讀書啊,考不中才在這裡說書吧?你這個廢物,敢小看天下讀書人。」

說書人立刻反罵:「你們才是廢物,百無一用是書生,除了會獻媚,你們會幹什麼?」

「打他。」人群中有人一聲暴喝,幾個讀書人一擁而上。

場面瞬間控制不住,那說書人也立刻掀翻了桌子,居然敢還手。

但好漢架不住拳多,沒幾下就有點受不了,四周加入的舉人越來越多。

說書人見勢不妙,趕緊落荒而逃,眾舉人一邊大罵一邊取笑,很多拿著桌上的東西扔砸說書人。

等說書人跑了,很多圍到史鵬飛身前,都在說剛才的事,都在說朝廷的不是。

更有人道,這人公然在這裡議論朝政,恐怕還是朝廷故意安排,鐵了心要取消我們的優免。

雲台兄,你是崑山巨子,可要出來主持公道,為我們發聲啊。

史鵬飛當即到,現在天下的舉人都來京師會議,當聯絡各省學子,一起吶喊。

四下一片呼應,史鵬飛立刻派人,到京師各地,尋找各省舉人。

就在他們分派人手時,那說書人跑到對面酒樓去了。

他衝進就叫:「對面好多舉人在聚會,他們說讀書人不應該交稅,所有的稅,都有商人和百姓來交,合理嗎?」

這邊有很多百姓商人正在聽說書人說呢,突然聽到這麼一叫,大夥都愣了下。

不料人群里馬上有人怒道:「讀書人什麼狗玩意,憑什麼讓咱們替他們交稅?毫無道理。」

人群里又有人叫道:「對面讀書人說咱們商人和種田的百姓交雙倍,他們就可以不用交了。」

「放他娘的屁喲。」有人破口大罵,卻是一個大肚便便的商賈模樣。

「這些讀書人享受了前朝的優免,現在還想讓咱們替他們交稅,簡直做夢。」人群中有人振臂而呼:「走,去問問他們,那來的厚顏無恥。」

頓時四下紛紛響應。

這邊出去的人也不多,也就三四十人,但附近和茶樓酒樓不知不覺的,都陸續有人被鼓動出來,連街邊的商鋪一些老闆也衝出來了。

此時整個京師都在傳「讀書人在聚會,想向朝廷建議,向商人收雙倍稅,代替他們。」

還有這種事?商鋪老闆們不樂意了,紛紛上街。

史鵬飛這邊還在分派人手,不一會,樓下就吵鬧起來。

他們走到窗口一看,外面黑壓壓一大片人,人數比他們還多,最少好幾百,並且陸續有人從四面八方圍過來。

百姓們都在大罵,也不知罵什麼。

但突然有人大聲振臂叫道:「我們種田的交不交稅?」

「交。」人群第一次呼應不算齊,但陸續還是有人叫了。

「讀書人交不交稅?」

「不交。」

「合理嗎?」

「不合理。」

「讀書人。」

「交稅。」

「讀書人。」

「取消優免。」

「讀書人」

「交稅。」

「讀書人」

「取消優免。」

人們像排練好了一樣,有人帶頭叫一句讀書人,後面跟著叫一句。

開始叫的不齊,聲音也不叫,叫著叫著,大家熟練了,聲音越來越齊,越來越大。

很快,幾乎是排山倒海的聲音在下面示威。

每當有人大叫。

「讀書人。」

全場齊呼:「交稅。」

再有人大叫:「讀書人。」

全場齊呼:「取消優免。」

此時從四周加入的人越來越多,整條街上鋪滿了人,一刻鐘不到就超過上千人。

上千人齊聲呼叫,聲勢震天。

現場的讀書人們都驚呆了,史鵬飛也不知道怎麼辦好,腦子裡一片混亂。

他還想聯名全國各省讀書人起來造勢,沒想到對方已經先行一步。

不一會,隨著現場人越來越多。

人群中突然有人帶頭,大手一揮,接著十幾個人跟著他往外走,然後更多的人跟上,很快所有人全部跟著開始遊街。

最前面站著一個大肚便便像商賈似的人,還有兩個農夫。

每次三人先振臂大叫:「讀書人。」

身後上千人齊呼:「交稅。」

三人再叫:「讀書人。」

身後上千人齊呼「取消優免。」

上千人的隊伍沿著三山街往太平街去,街上越來越多的人加入。

才走了五百步,人數已經擴大到三千。

此時街上行人紛紛避讓,聚集的人越來越多。

走到太平街時,人數已經超過上萬,簡直震驚大明京師上下,震驚大明皇帝。

自洪熙朝以來,這是第一次出現百姓自發而行的大規模遊行,一個時辰之後,參與流行的人數破兩萬,黑壓壓走在京師大街上。

那此時彼伏的聲音,震憾天地,所有讀書人聽到都是瑟瑟發抖。

按說平時街上有這麼多人,早就有兵甲出動,出來維持次序,以防爆亂,但說來奇怪,今天遊行的人超過兩萬了,官方一點動靜也沒有。

但史鵬飛那邊不服氣,陸續有各地各省的人往天外樓集合。

一個時辰後,他們也集合了約六七百的考生。

史鵬飛意義風發,走在前面,先大聲說了一番話,接著大手一揮,咱們也走。

幾百人跟著史鵬飛在街上走,一邊走一邊商量叫什麼口號。

那邊反對人在叫口號,他們沒有口號完全沒有聲勢。

口號還沒商量好,迎面街頭突然出現黑壓壓的一片人。

遊行的人從另一個街口又轉了過來。

雙方迎面碰到。

考生們一看對面人多,叫起來聲勢壯天,有點害怕。

「怕什麼,咱們讀書人見官不跪,還怕一群刁民?」史鵬飛揮手,帶著眾人迎上去。

雙方的人馬很快在街口相遇。

對方還在有序的叫,史鵬飛大聲叫他們停下,但沒人理他。

正在憤中。

突然。

嗖,一隻靴子從讀書人中間飛了出來,撲通,砸在對面的人群中。

這下簡直是擁了馬蜂窩。

「打他們。」對面人群一聲狂吼。

潮水般的人群湧向讀書人,現場頓時變成一邊倒的大戰。

洪熙二年二月初四,參與會試的數百考生,在京師三山街與百姓和商人打群架,慘敗而逃,其中有多人在群毆中被打到重傷,包括崑山著名學子史鵬飛,這使其直接缺席了初九的第一場考試。

會試一共三場,每三天一場,史鵬飛原本排在第一場,因傷缺席之後,向朝廷申請重考,被駁回。

但史鵬飛不服氣,鼓動第二第三場考生罷考,以對抗朝廷的新政。

兩場考生中有近七成參與罷考,在考官宣布考試開始後,全部靜坐不動,以表示反抗的決心。

結果三場考試之後,朝廷直接張榜通告天下,所以沒考的考生以零分計,並永不錄用,並終身禁止參與科舉,後世三代不得參與科舉。

頓時民間一片譁然,沒考的紛紛後悔不止,動筆的則是欣喜若狂。

史鵬飛更加的不服。

他還是意圖鼓動天下考生和讀書人,但他個人的能力有限,怎麼比的上錦衣衛。

錦衣衛在全國重要府州縣內都在宣傳,到處鼓動百姓和商人和讀書人對抗。

天下的茶樓和酒樓都在說這個事,各地陸續有急報到京師。

某某縣百姓和商人上街了,某某府百姓和商人上街和讀書人打架了。

還有縣府的商人和百姓叫道:「朝廷開科取士,可以收試卷錢,報名費,為何要收商稅?田稅?」

皇帝朱高煦最近被這些事搞的焦頭爛額,連史官都記載:陛下心系稅政,夜不能眠。

有天頂著熊貓眼,好像幾天都沒睡好的皇帝,無奈的在上朝道:「即然民間反向這麼大,朕決意順從民意。」

很多官員臉露喜色。

接著朱高煦表態願意妥協,保持讀書人的優免,但同時也同意商人和農民們的提議,以後開科取士,凡讀書人參與科舉,先收個報名費二十兩白銀,每考一場,再收二十兩。另在府學州學縣學(各州府縣的學校)開始正式收費,包括伙食費住宿費教材費教師補助費等,皇帝說簡單算了算,也不多,每年每個學生一百兩差不多夠了。

朝堂上頓時炸鍋了。

(本章完)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