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子十步外有紅繩拉出隔離帶,防止有人衝上來,所有人先站在紅繩後。

「靜一靜,靜一靜。」徐景昌這時拿著一個木錘,重重敲了敲桌子:「紅樓拍賣的事,想必諸位都已經知道。」

「從下個月起,京師只能有十個紅樓,之前的紅樓,統統取消。」

「現在拍賣第一個。」

徐景昌拿起身邊一個鐵制的牌照:「紅樓編號001,由拍賣獲勝者,自己取名,到戶部文藝司登記重製營業牌照。」

「起拍價十萬兩,使用限期十年,十年到期後重拍,每次加價一千兩,三次沒人加價,就算獲勝。」

徐景昌簡單說了下牌照拍賣規則,商人們紛紛在腦子裡盤旋收益。

按京師的人口規模,只有十家紅樓,利潤相當可觀,畢竟以前有幾百家的。

「才十萬兩,這個便宜啊。」

「起拍價而已,要看最終拍價。」

「聽說陛下有意解除宵禁,和宋朝是一樣?」

「真的假的,如果這事是真的,這牌照,更值錢了。」

人群還在議論價格高低,已經有人拋出重磅炸彈,說是皇帝打算解除宵禁,繁榮經濟。

歷史上宋朝就這麼乾了,而且商業經濟得到極大的發展,像兩宋的開封和臨安,紅樓一度超過一萬家,就是因為沒有宵禁帶來的流量。

相比兩宋京師上萬家紅樓,現在大明京師壓縮至十家,可見此中利潤之高。

而且古人晚上也沒事幹,還要宵禁,夜生活是幾乎沒有的,到了紅樓後,晚上只能住那,也不敢出去。

現在開放宵禁,那夜生活就豐富了,晚上的擺攤的商鋪都要多起來。

難怪前段時間收商稅的時候,商人們大部份都是支持的。

此時紅樓牌照還沒開始拍,眾人已經在商討解除宵禁的事。

「從哪聽來的?消息真的嗎?」

「我親戚在一位尚書家裡做事,豈能是假。」

「那位尚書?」

「這就不能說了,反正陛下有解除宵禁的想法。」

「那這牌照值錢。」

「難怪商人們都願意交稅,朝廷居然要解除宵禁?」

人群開始議論紛紛,宵禁的熱度,甚至一下子超過了紅樓。

因為紅樓畢竟少數人能幹,而解除宵禁,對所有商人來說,都是大事。

就在這時,徐景昌啪的敲下錘子。

「現在開始出價。」

徐昌景的聲音剛落。

「我出十五萬。」群演毛信率先在人群里舉手大叫。

「握草。」

「特娘的。」

四周一片罵聲,毛信也太狠了,上來加價五萬。

「特娘的,一年才一萬五千兩,老子一個月就能賺回來。」毛信在人群里罵罵咧咧。

「二十萬。」群演周虎接著在人群里叫了起來。

「嘶」所有人倒吸一口冷氣,第一塊牌剛開始,直接翻最一倍。

二十萬聽起來有點多,但是十年使用權,平均到每年也就兩萬。

很快。

「二十一萬。」

「二十二萬。」

人群里紛紛叫價,明明可以一千一千加,大家都是一萬一萬加。

毛信和周虎兩人相互看了眼,心想,陛下說的沒錯,比起打仗,陛下更會賺錢。

或許大夥沒經歷過拍賣,大部份人都比較激動,第一張牌照經過數十輪的競拍,最後達到八十四萬。

全場譁然,很多人不敢相信。

雖然有十年的使用期限,但是這只是牌照的費用,還需要另外再交稅。

「每年達到八萬四,每個月七千多,這錢不好賺啊,還得交稅。」毛信身邊有個中年男子喃喃自語。

毛信不動聲色道:「只有十家了,原先幾百家呢。」

周虎好像不認識他似的,看了他一眼,跟著道:「換成是我,肯定要漲價啊,地方還得弄大點,不然客人太多,沒地方呆。」

「若是取消宵禁,這錢有的賺。」他們身後也有人道。

這句話深得人心,大夥紛紛覺的,只要取消宵禁,這一年八萬四,真不多。

很快,第二張牌照又開始,中間毛信和周虎等幾個托在裡面做攪屎棍,時不時抬一下。

當價格再次漲到八十四萬時,人群出現短暫的安靜。

就在所有人想達成某種默契時。

「八十五萬。」攪屎棍毛信再次舉手。

反正皇帝說了,後面沒人跟也沒事,到時皇帝讓毛信、周虎幾個人一起弄一家,帶兄弟們賺錢。

毛信突然出價超出第一張,四周又是譁然,紛紛看向他。

「看什麼看,拍一張少一張,後面只會越來越貴。」毛信叫道。

眾人一聽,好像有道理哦?

「八十六萬。」剛剛說沒的賺的中年男子,急吼吼在毛信身後舉手。

「八十六萬一千。」

接著現場又叫了幾輪,最後定價八十八萬四千兩。

之後就好像被毛信說中了,一張比一張高,九十萬,九十一萬四千,九十三萬六千。

倒數第二張拍到九十五,最後一張直接拍到一百萬。

全部拍完震驚四方,所有人都沒想到,越到後面會越貴。

在毛信出價之前,大夥都以為越到後面會越便宜。

第一個拍下是徐景昌家裡自已人,他也是樂的合不攏嘴,感覺血賺。

十張拍完之後,有人立馬就問:「京師以後永不更改了嗎?始終在十張執照?」

果然,四周馬上安靜下來,大夥都注視著徐景昌。

徐景昌氣定神閒,因為這都是陛下安排好的托和套路。

「京師幾年內是不會增加的,按朝廷的辦法,以後用人口來衡量。」

「洪熙元年十二月,按戶部統計,京師城內人口,約五十餘萬,加上附近幾縣,有七十多萬。」

「以後府城內每增加五萬人,加一張牌照。」

「妥當。」提問的人點頭到。

四周眾商人也紛紛點頭,感覺這樣按人口計不錯。

馬上又有人提問:「京師以外的執照,何時拍賣?起價幾何?」

現場商人有全國各地來的,果然大夥又再次關注起來。

此時京師人口是全國最多,巔峰期接近七十萬,不過朱高煦把大量軍戶和衛軍調離,所以減少了很多。

大夥先到京師來,無疑是想吃這塊最大的蛋糕,現在大蛋糕吃不上,還可以吃小蛋糕。

「我正要說呢。」徐景昌大聲道:「大夥不要只看著京師,京師以外,全國各地,都有執照,具體何時拍賣,起價幾何,大夥可以去各省打聽,都會有公告通傳天下。」

「這門生意不看門市,掌柜們到哪都能發財。」

哈哈哈,四周一片笑聲,都覺的有理。

笑聲剛停,眾商人還在議論,又有人大聲道:「聽說朝廷還要徵稅,這稅為幾何?如何定價?」

「按面積大小,和姑娘人數來定。」徐景昌道:「假設你占地十畝,有兩百個姑娘。」

「每畝月收稅一千兩,一個姑娘月收稅十兩,總計月稅三千兩。」

地方面積和姑娘人數,通常代表著奢華程度和規模。

這樣收稅也無可厚非。

有人覺的稅高,有人覺的還能接受。

但這會明朝高檔的紅樓,進去之後,喝個酒吃個飯,開支還是挺大的,平均要支出二三十兩。

而一月十兩,平均到每天也就三錢,真的不算貴。

「是不是拿到執照,就可以擴建改建?」

「每十個人一畝地,一百個人十畝地,不能超出這面積。」

「以前那些私小勾欄怎麼辦?還有人在家裡就這麼干,價格還低,這不影響咱們嗎?」

「全部查抄,凡舉報者,有重賞。」徐景昌道:「除了官發執照,民間不得再有私立,歡迎大夥舉報,一旦查實,有重賞。」

現場很多人都在提問,絕大部份都是朱高煦安排的托,等於把所有事情,後果隱患都解釋一遍,讓大夥安心。

最後有人問:「朝廷要取消宵禁,這是真的嗎?」

「陛下和群臣正在商討此事,如無意外,今年當可決定。」隨著徐景昌最後的聲音,人群中有人大叫:「陛下聖明,萬歲。」

「萬歲。」現場希希落落的叫了幾聲,但大夥心情還是很好,都很高興。

無論是不是干這行的,朝廷如果取消宵禁,對商人們,是最有利的。

五月底的某天,在散朝後,朱高煦召六部尚書、左右都御史,大理寺正卿、錦衣衛指揮使到華蓋殿。

幾人進去之後,發現皇帝的內閣秘書也都陸續進來了,並且沒有和以前一樣,進來後就坐下批摺奏。

「都坐。」朱高煦揮手,示意眾人坐下。

眾人也不客氣,和新皇帝相處了一年多,也知道皇帝比較隨和,各自找了位置坐下。

朱高煦不動聲色看著,他在華蓋殿放了張巨大的長桌,這些人也涇渭分明,分坐兩邊。

六部尚書在左,然後是左右都御史,大理寺正卿,而黃淮、胡廣、胡儼、金幼孜、楊溥等內閣秘書,自覺的坐在右邊,錦衣衛指揮使毛信看了看,坐在黃淮這邊最後位置。

等他們坐好後,朱高煦便道:「夏部堂,你先說說這次稅改之後,朝廷在京師收稅,為幾何?」

眾人頓時凝神聽去。

(本章完)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