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朕死之後,管他洪水濤天(加更求月票)

截止洪熙三年末,朝廷確權到戶,全國糧田共計一千一百萬頃(十一億畝),其中大明境內九百零二萬頃,另有交趾、西貢、大員、舊港等地兩百多萬頃。

其中大員和舊港,那邊還在繼續增加,明軍已經打下馬六甲,並準備集中水師下一步先攻取暹羅沿海,再層層推進。

以每畝兩石計,最低稅一成計,當可收糧兩億兩千萬石。

當然,其中有很多地方會遇天災,也有種的不好,會欠收失收,還有很多田交兩成甚至三成。

所以最終洪熙三年的稅糧是一億七千萬石,是永樂的三倍多,是明末的八倍。

永樂時,大明境內八百多萬頃,其中官田士紳宗室加起來就占了六成,軍田占四成。

永樂二年大明收稅五千多萬石,這基本就是大明的巔峰了。

之後就江河日下,隨著侵占軍田農田王田越來越多,到明中後期就一直保持在兩千萬石左右。

洪熙朝全國征糧稅,無人能倖免,勛貴、官員、宗室、士紳、甚至軍將都一樣,加上海外殖民和掠奪,所以稅糧遠遠超過永樂。

洪熙三年全國各種稅銀收入九千多萬兩,當然,這會沒這麼多銀子,大部份都銅錢和寶鈔。

現在稅銀的大頭還是海關稅和各地紅樓堵檔等的收入。

去年全國包括交趾等地,共計有兩千多縣,每縣一個紅樓和一個堵檔,最低牌照稅一萬兩一年,就是四千萬。

其他商鋪的商稅,土地、房產交易稅等加起來,全國都不到兩千萬,且基本集中在富裕沿海省份。

朝廷現在是相當有錢,更別說去年到處打仗掠奪無數,還占了石見銀山。

但夏原吉認為,教育的投入上面,更是個無底洞,皇帝還是要在小學和中學期間免費,全部朝廷出錢。

他原本堅決反對的,但看到皇帝最後面寫的一行字後,沉默了很久。

數天後,夏原吉拿著準備好的資料,專程面呈皇帝。

皇帝在華蓋殿召見了他。

現場當時有三個人,皇帝,夏原吉,還有史官。

夏原吉想了想後,看了眼史官。

朱高煦愣了下,便回身揮揮手。

那史官一臉不高興,但也沒敢留,轉身而去。

等史官走後,夏原吉道:「陛下雄才偉略,有宏圖大志,大明有今天,糧錢收入遠超歷代王朝,陛下功不可沒,絕對可以稱的上是千古一帝,功比秦皇漢武,唐宗宋祖。」

朱高煦似笑非笑看著他。

夏原吉幾乎不拍馬屁,今天這麼說就挺有意思的。

夏原吉繼續道:「陛下增加收入的方法,就是打擊士紳和勛貴王族們的利益,真正還利於民。」

「這也是我大明之前,歷代王朝沒有干過的事。」

朱高煦還是靜靜聽著。

「其實,讓百姓能好好的生活很簡單,陛下就是用對了方法,只不過,歷史上所有當權者,都極為重視自己的利益,並儘可能的去壓迫百姓。」

「臣,真的對陛下的胸懷,五體投地。」

夏原吉說到這裡,從位置上起身,重重的跪下,磕頭,施以大禮。

朱高煦也很高興得到夏原吉這樣的稱讚,但不禁回頭看了下,心想,這麼好聽的話,你讓史官走了?記下來都好?嗯,回頭朕要親自和史官說下,給朕添上去。

「不過。」就在夏原吉起身之後,他小心翼翼的看了眼皇帝,沉聲道:「陛下,真的打算,開啟民智?」

朱高煦很有意思的看著夏原吉:「夏部堂想說什麼就說,今天你說什麼,朕都算你無罪,這裡沒有其他人,就我們兩人。」

夏原吉膽子原本就大,聽到皇帝承諾,立刻道:「治國之道,使民愚之,使民貧之——」

「陛下已經讓百姓富足,可以溫飽的生活。」

「如果再開啟民智,恕臣直言,若干年後,恐怕對陛下的大明不利。」

夏原吉說到這裡,心想,這事本來與我無關,不過我還是要提醒下皇帝,因為皇帝確實讓他尊重。

朱高煦臉色嚴肅的站起身,緩緩走在大殿里。

夏原吉以為皇帝要生氣,表情也有點慌。

朱高煦走了幾步後,也沉聲道:「夏部堂也說了若干年後,朕到時能不能活著,在不在世還是個問題。」

「朕死之後,還管洪水濤天?」

「朕——只想為我中華大地,播下文明的種子,僅此而已。」

嘶,夏原吉臉色大變,一臉不可思議瞪著他。

「你以為朕真的關心大明千秋萬世?關心朕的子孫後代?」朱高煦道。

夏原吉不知說什麼。

「夏部堂相信輪迴轉世嗎?」朱高煦突然問。

「這——」夏原吉又不知說什麼。

「朕常在想,萬一下輩子朕投胎不是帝王之家,如果有文明的社會,會不會生活的更好?」

「朕真正關心的是朕的下輩子,而不是朕的子孫後代。」

「還是那句話,朕死之後,還管什麼洪水濤天。」

「朕其實,就是個自私的人,謀著身後事而已。」

「……」夏原吉被朱高煦奇怪的理論,雷的半天說不出話。

但古人還是信這個的,夏原吉仔細想想好像有道理?

「夏部堂也要這麼想,下輩子你若是生活在宋末元初的時代,還是個可憐無助的種田人,你甘心嗎?」

「下輩子你若生活在洪熙四年,會不會更好一點。」

夏原吉表情哭笑不得,好一會後,崩出幾個字:「陛下真是高瞻遠矚——」都想到下輩子了,臣真是跟不上陛下的思維。

朱高煦沒法和他說,自己不在乎皇朝更替,自己不在乎能不能當皇帝,因為你說出來,別人也不信。

你為了當皇帝,做了多少事,殺了多少人,你現在說出來,你當我夏原吉是傻子嗎?

但朱高煦真的無所謂,他想當皇帝,只是因為知道這世界沒有人能比他乾的更好。

他想當皇帝,是因為他想做一些自己以前想做,而做不到的事。

所以開啟民智,他覺的勢在必行,至於以後還會不會有大明朝,等他死後,關他屁事。

起碼他贏得了身後名,到時史官和歷史會記著他朱高煦的一系列變革。

他朱高煦,將來會是中華歷史五千年中最偉大的帝王,沒有之一。

皇帝都說了這份上了,下輩子的事都說了出來,夏原吉當即點頭道:「臣堅決支持陛下的方案。」

「臣這幾天做了個預算。」

大明各縣本來就有縣學府學,現在只需要分拆為小學和中學,然後擴大地方。

按朱高煦所言,全部朝廷出錢,小學不分男女,中學分男子學校和女子學校,每縣最少要建三個。

學費等費用全部朝廷出,百姓們只要交少量的伙食費,每人每天五文錢。

這是相當低的價格,實際等於朝廷也出了伙食費。

夏原吉估計,這方案下去後,大明各地上學的人會很多,普通百姓都能上的起學,而且會搶著上學。

當然了,一些僻遠地區的,暫時還沒有辦法,朱高煦也只能先在縣府一級開始實行,等將來條件到了,再往鄉鎮發展。

「第一年分建學校,招募老師,費用大概在四千萬左右。」以兩千個縣計,平均每個縣兩萬兩。

之後就是伙食費學費書本費等各種費用及老師俸祿:「每年最少一千萬。」

就這樣,大明一半的財政收入就沒了。

這還是夏原吉以每縣三百個學生,三十個老師來計,可能到時還會不止。

「每年一千萬,對現在的大明來說,並不算多。」朱高煦道。

夏原吉苦笑:「以後學生會越來越多,投入會越來越大。」

朱高煦心想,我還沒說全民免費醫療呢,說出來要把夏原吉嚇死。

這事現在肯定幹不了,也沒這麼多醫生,不過等他的醫學院完善之後,十年二十年,若是大明財政還這麼好,醫生也夠多,那還是可以的。

因為現在沒什麼重病,不存在看一個花幾百萬幾千萬都看不完的。

第二天朱高煦召見內閣重臣,把這教育科技部成立方案和全民教育普及事項給大夥。

眾內閣紛紛震驚,不敢相信。

他們震驚的關鍵是,整個投入,第一年要八千萬兩以上(包括四所大學建設)。

當然,其中大部份會折成糧食,真正用不到這麼多錢。

但這筆數目也是驚天動地了,相當於永樂三年的全部收入,相當於洪熙三年全年的收入。

震驚歸震驚,但現場並沒有人反對。

黃福第一個支持,他在交趾多年,也知道教育非常重要,皇帝要海外也要開展教育,抹除他國文字,消滅他國語言,讓殖民地,徹底成為大明國土,這個是必走的一步。

「本雅失里和阿魯台,已經被平安擊破,未來三到五年,我大明周邊,應該不會還有仗要打。」

「朕要全力推行教育科技,為我大明積累人才。」

「諸位一直要說休養生息,國內的建設也是休養生息,大搞建築,百姓務工,大明經濟,只會越來越好。」

「看起來投入幾千萬,但都是投入在自己國內,最終得利的,還是我大明百姓和商人。」

「商人得利,就要交稅,朝廷也會受益。」

「陛下聖明。」黃福帶頭,內閣一致支持皇帝的決定。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