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設立教育科技部,就要考慮尚書人選。

這可是要進內閣的,但這還沒有完,皇帝又道:「朕還要成立大明商業部。」

「……」得了,皇帝又加了一個部。

但這個部比較簡單,皇帝也沒做什麼資料,其實就是成立個國企集團,專門搞經營,賺錢。

以前這塊歸毛雄管,毛雄在討逆戰後封了爵位,但沒有官位,皇帝一直在準備著,現在差不多時候了,統治也穩固了,打算正式成立商業部。

「商業部尚書不進內閣。」朱高煦這時道:「和司令部參謀部等一樣。」

眾人這才齊齊舒了口氣。

朱高煦其實還想弄銀行,重新發寶鈔,但最近幾年專心教育,急不來這些事。

等教育起來了,開啟民智了,銀行一上馬就能全面推廣,非常容易。

當天黃福他們討論過後,提議讓黃淮兼任教育科技部尚書。

朱高煦愣了下,很快回過神來,大明這些文臣們很壞啊,原本他想加一個內閣,但他們居然讓內閣兼職,這樣內閣人數還是保持不變。

當然,做為皇帝,朱高煦有權否決,還有權親自指定。

他肯定不能讓文臣們挑戰自己的權威,今天要是開了頭,以後他們會得寸進尺。

朱高煦沒想到剛成立內閣,就要和群臣鬥智斗勇。

還好他在去年把內閣成員換了大量的自己人,不然更不得了。

「教育科技四個字,簡單說就是代表著先進的思想和理念。」

「什麼是先進?」

「讀著子乎者也,捧著幾千年的儒家思想叫先進嗎?」

「幾千年前沒有火炮,咱們現在有火炮。」

「幾千年前沒有白糖,咱們現在吃著白糖。」

「幾千前除了首領,你們都是奴隸。」

「時代在進步,你們還捧著幾千年的儒家經典來治國。」

「你對阿魯台本雅失里一流,去說人之初性本善去試試?看看他們會不會一刀砍了伱們的頭。」

「你對東本國足利義持說天朝上邦試試,沒有朕的大軍,東本和大明的通商都要斷絕。」

皇帝直接道:「黃淮不合適,他那套落後了,讓他搞教育,教出來的學生,都只有奴性。」

很多大臣心裡在想,沒有奴性,誰認你這個皇帝哦。

黃福只好道,還請陛下明示,意思是,皇帝你也別裝了,你直接任命吧。

朱高煦選了沈濟。

眾人一臉懵,因為大部人都不認識。

沈濟是夢溪筆談繼承人,沈括後人。

靖難和討逆戰時,沈濟和伯父沈駿兩人,一個負責教書,傳授夢溪筆談上面的知識,一個幫朱高煦負責後勤,特別練鐵造炮的事。

沈濟的弟子王櫟現在是工部侍郎,也是精通夢溪筆談。

目前沈濟還在交趾,是交趾右布政使。

不管沈濟以前幹什麼的,皇帝點名了,大夥自然沒意見。

當下皇帝就傳旨要招沈濟回來,朝廷別擬交趾右布政使人選,這次朱高煦故意沒指定,由內閣和吏部挑選,算是回報。

受限於這會的通迅,來回通知,等沈濟到了,最少都是三四個月後的事。

朱高煦先擬了教育科技部兩位侍郎,左侍郎沈駿,伯侄在一起,更是大明少見。

右侍郎孫勝,以前朱高煦親兵出身,在雲南和沈駿一起囤田和負責後勤,鑄炮。

沈駿和孫勝即日起開始組建教育科技部。

教育科技部的籌建和學校的建立,在通告大明各地後,還是引起非常強烈的震撼。

以前大明只有少部份人讀的起書,有資格讀書。

現在朝廷出錢,只要你能來報名就入取。

一時間,各縣府應者如雲。

哪個老百姓家裡,不想出個讀書人。

因為剛開始弄,朝廷只收縣內的,然後逐步擴大規模,往外弄。

當然,現在學校和老師還沒弄好,但聲勢造了起來,越來越多百姓會涌躍報名。

朝廷初步打算,明年初各省布政使司所在,和州所在,要開學。

後年初,各縣全部要開學。

當天開完會,皇帝朱高煦回到宮中,到晚飯時,召集全家人一起吃飯。

他妃子不多,兒女們也不多,所以一直都有每月召集全家人一起吃飯的習慣。

到洪熙四年為止,他的妃子也才又加了個陳妍,以表示對陳妍當初入宮當臥底的獎勵。

目前他有六子二女。

妙錦幫他生了個兒子,陳妍生了一女,皇后孫若男、貴妃徐櫻又各生了一個兒子。

最大的長子朱瞻壑已經十一歲,另朱瞻圻、朱瞻城都是同歲。

最小的才一周歲。

吃飯前,由哥哥朱瞻壑帶著,除了周歲的小女兒,兩周的朱瞻域等,其他兄弟姐妹紛紛輪拜見父皇。

朱高煦對大臣們很隨和,有時有大臣忘了下跪他都不計較,但對兒女們很嚴格,因為要讓孩子們學會尊重長輩。

這幾年兒女們的學業還是比較緊,學的也比較多,像瞻壑兄弟三個,基本都是能文能武,除了學習,還要騎馬練箭。

三兄弟里,朱瞻壑最像他,因為孫若男也是喜歡射箭,騎馬,大概遺傳了父母的基因,射箭和騎術都不錯,力氣也挺大的。

朱高煦一邊吃飯,一邊打量幾個老婆。

和後世差不多,老婆們現在都看著自己兒女,基本沒什麼關注到皇帝。

只有妙錦偶爾會用目光和他交流。

幾個老婆里,妙錦最像現代人,比較有自己的思想,從她之前不願意嫁給朱棣就能看出來。

朱高煦平時召來侍寢最多的也是妙錦。

女人總有嫉妒之心,所以妙錦在宮中最不受待見,只有李氏和她關係比較好。

等吃完飯,宮女和宦官們端來茶水和糕點,通常這個時候是皇帝考核孩子們功課的時候。

幾個比較大的孩子們也老老實實站在邊上等著。

但沒想到今天皇帝搖了搖手,示意他們坐下,然後把幾位夫人叫到面前。

接著抬手揮了揮。

頓時不相關的宮女,宦官,還有史官都紛紛離開。

朱高煦看了看孫若男等人,緩緩道:「朝廷打算建小學中學。」

「這件事,在洪熙二年時,朕已經準備著,其中有二十個縣早就已經準備好了老師和學校,今年就能開學,做為試點。」

孫若男、韋沫兒、景姝三人先是愣了下,接著孫若男好像反應過來,臉色大變:「陛下要讓他們離京嗎?」

朱高煦點頭:「瞻壑、瞻圻、朱瞻城、敏兒,四人去三個地方,」

皇帝要讓三位皇子和一位公主去三個縣讀書。

現場的幾位妃子都是大驚失色,畢竟養在身邊多少年了,突然要外放,誰都不放心。

「陛下,瞻圻還小啊,敏兒一個女孩子家?」韋沫兒急了,她是最傻白甜的一個,完全就是個花瓶,要不是韋達當年是朱高煦心腹,哪裡會娶她。

朱高煦就怕妃子們反對,當即沉下臉來:「朕是通知你們一聲,不是徵求你們意見。」

一錘定音,不容拒絕。

韋沫兒立刻抱著兒子就想哭了。

皇帝狠狠瞪了她一眼,她嚇的沒敢哭出來。

孫若男好些,一臉無所謂,她性格本來就像男的,還點頭道:「孩子們也需要磨練。」

景姝則一臉懵,她也有點傻白甜,但比韋沫兒又好點,比較通情達理,她只是心痛的看著兒子,滿臉都是累不得。

皇帝這突然提出來,所有人都措手不及。

「大概還會留京半個月,最近半個月他們不用上課,好好玩一玩,陪陪你們。」

幾個母親趕緊把兒女們拉到身邊,其餘幾個孩子還小的,包括妙錦也是趕緊看了才兩周歲的兒子。

好像下一刻,就有人會把他們搶走似的。

接著朱高煦起身:「你們四個跟我來。」

把四個兒女叫到一邊。

四人中三個十一歲,女兒朱敏兒最小,十歲。

四人都緊張的看著父皇。

「你們還能留在宮中兩個月,過完年後走,這兩個月要改掉一些習慣,要時刻提醒自己,以後出去上學,就不再是皇子。」

「我為你們四人,都準備了新的父母,新的身份。」

「你們以後就把自己新身份牢牢記在心裡。」

「是,父皇。」四人齊聲道。

「錯,叫爹,或父親,母后也是,從現在開始,就要改口。」

「是,父親。」四人又齊聲道。

「在外記住幾點。」

「首先,忘記自己皇子身份,學習謙虛謹慎。」

「不要惹事生非,但別人欺負到你們,也不要害怕,無論發生什麼事,先向你們另外的父母說。」

「多多結交朋友,體會百姓生活。」

朱高煦給兒女們交代了一番,便轉身離開。

母親們等皇帝一走,頓時摟著兒子抽泣起來,韋沫兒簡直是大哭,好像生離死別一樣,連孫若男也哭了,非常捨不得。

不過孫若男剛剛生了二胎,至少以後還有個伴。

皇帝直接離開乾清宮,華蓋殿。

不一會,錦衣衛指揮使毛信來了。

正如朱高煦剛才所說,這件事他在洪熙二年就準備,但並沒二十個縣,只有五個縣。

說二十個縣,也是安慰老婆們。

他沒有告訴老婆們,兒女們會去哪。

此時毛信過來,正是為了這件事。

「陛下。」毛信遞上一堆資料,正是其中五個縣的準備事宜。

(本章完)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