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朱棣,我和你的區別就是人和畜牲

朱高煦僅帶了兩百騎,搞定了燕城的數萬人,這在跟隨朱高煦過來的人眼裡是非常震驚的。

其實朱高熾已經反水成功,就算朱高煦沒有親自來,大澳也基本能回大明懷抱。

但朱高煦來的時間剛剛好,這在所有人看來,這是皇帝陛下親至,以無上的龍威,碾壓了大澳的所有人,最短的時間搞定了大澳。

但皇帝過來並不僅僅只有這些事。

朱高煦回程時,除了自己人外,只帶走了朱棣一人。

洪熙五年二月,巨大的寶船,朱棣和朱高煦站在船頭,正看著海上的風景。

「高煦要殺俺嗎?」朱棣語氣淡淡的道,似乎看透了生死。

他現在已變成孤家寡人,身邊沒有任何親信和跟隨,這對他來說和死幾乎沒有區別。

「父王你心腸歹毒,不要把所有人都想的和你一樣。」朱高煦緩緩道:「我若要殺你,討逆成功之後,就已下手了。」

「……」朱棣臉色瞬間漲的通紅,有點惱羞成怒,卻不敢發作。

「咱們父子兩為了帝位,都是不擇手段。」朱高煦繼續道:「但我有一點是和你不同的。」

「哪裡?」朱棣緊張的問。

「你骨子裡就是個惡人,為了帝位可以不擇手段,連兩個兒子都可以利用,連妻兒,都可以拋棄。」

「而我,是有底線的。」朱高煦鄙視的看著這位所謂的千古一帝:「我絕對不會利用我的親人和家人,還有朋友們,我利用的,都是我的對手和像你一樣的惡徒。」

「如果皇位和兒子之間,一定要選一個,你朱棣,肯定會選皇位,而我,會選兒子,父王,這——就是我和你的區別,也是人和畜牲的區別。」

「你——」朱棣暴跳如雷,你這是說俺畜牲不如?

「俺何時利用你和高熾?」朱棣還在嘴硬:「俺知道你在說什麼,俺當年,只是提醒你,你兄長身體不好,父王只能依靠你,所以讓你努力。」

「……」朱高煦被朱棣臉皮之厚給氣樂了。

但後世還真有人這麼理解朱棣那句話,擺明了幫朱棣洗白。

「勉之,世子多疾。」這句話確實可以從兩個方面理解,朱棣現在肯定不承認,咬牙認定,我的意思是,提醒你兄長身體不好,我只能依靠重用你。

可朱棣忘了,這次的歷史上,他比原歷史多說了幾句話。

「父王大概年紀大了,不記得有次和我說:你向母妃提過,要立我為世子?母妃不同意?」朱高煦笑道。

「刷。」朱棣滿臉通紅,一時說不出話來。

「我還記得,父王當時長嘆,為何一定要立長子為世子,父王,高煦沒記錯吧。」

「……」朱棣這下反駁不了,只能沉默。

片刻之後,他還不肯認錯:「俺不是那個意思,俺其實,很看重家人。」

「看重家人?」朱高煦笑了:「明知朝廷五十萬大軍壓近,你帶著全部的主力,去大寧,奪取寧王和大寧的兵馬。」

「留母妃和大哥帶著萬餘人,堅守北平城。」朱高煦笑道:「父王這叫看重家人?」

「要不是李景隆這個廢物,北平城早被瞿能攻破。」

「父王當時,恐怕早就準備了放棄北平中的家人和老弱婦孺,如果南軍殺了他們,你可以借勢鼓動部下,與南軍和朝廷勢不兩立?」

「父王眼中,所有的家人,恐怕都能利用吧?你還是人嗎?」

朱高煦真是恨不能一腳把他踹到海里去。

歷史上朱棣明知道李景隆五十萬大軍迫近,直接帶著全部精銳,還有朱高煦,三子朱高燧,一起去了大寧。

後世都在吹朱高熾守的好。

要不是李景隆這個廢物,瞿能早攻破了北平城。

朱棣擺明了是準備放棄北平的。

他打的主意挺好,北平要是被南軍攻克,定然要死傷一片,可能很多南軍家屬都要被殺。

到時朱棣正好利用下,鼓動南軍將士與朝廷不共戴天。

朱高煦認為這樣的可能性比較大。

但凡換成正常人,少帶一萬人離開北平城,北平城的形勢就完全不一樣。

而朱棣去大寧城,幾乎沒有打過一仗,哪需要帶這麼多兵馬去。

即使要打大寧,多一萬少一萬,也沒什麼區別。

但守北平城,多一萬少一萬就區別大了。

朱棣還是不承認:「當年俺去大寧,不是帶著你和高燧了。」

言外之意,我是留下高熾,我心裡還是疼你們的。

朱高煦冷笑,片刻後,道:「其實我也能理解。」

「父王出身帝王之家,從春秋到戰國,再到秦漢三國晉,唐宋元和明。」

「這種出身的,有幾個有人性?」

「父親畜牲不如,家人都能利用,我能理解。」

朱棣被朱高煦罵的狗血淋頭,又不敢反罵,氣的半死。

朱高煦本來不想這麼罵他,討逆成功時也沒罵過,但朱棣硬要在大澳自立,徹底惹怒了朱高煦,我給過你機會,你還想著當皇帝?

朱棣還是不服:「歷史上當皇帝的,不都是如此,千古明君李世民,殺兄殺弟,殺侄子,連幼兒也不放過,還強占嫂子弟妹,難道在高煦眼裡,也是畜牲?」

「明君不代表是好人,就像有些人可能是個好官,未必是好父親,可能是好人,未必是好丈夫。」

「李世民皇帝當的再好,在我眼裡,還是和父王一樣。」都是畜牲。

「你殺齊王又算什麼?」朱棣怒道,他已經知道徐石頭當年是送齊王后代來的,那你殺親戚又算什麼?

「我只是殺了朱明的畜牲而已。」朱高煦淡淡的道。

朱棣差點吐血,別人殺親戚不對,你殺親戚就是對的?

「你到底想把俺怎麼樣?」朱棣不想和朱高煦說話了,要殺就殺,給個痛快。

「不想怎麼樣,送你去舊港。」

「……」朱棣。

「對了,你大侄子一家都在。」朱高煦笑道:「想必你也挺想見他的。」

「朱允炆?」朱棣頓時瞪大了眼睛。

——

上次朱高煦到古里地悶時,高賢寧被留下,然後被送回舊港。

他帶去了皇帝的新旨意。

因為大明已經控制了後世馬來西亞整個西面,南面,加上新加坡和邏羅部份,所以皇帝朱高煦決定。

成立大明『馬六甲布政使司』,衙門駐地為馬六甲王國都城所在。

高賢寧為首任布政使。

整個馬六甲地區設府八,四十六個縣,人口約一百多萬,包括了後世的馬來西亞半島,蘇門答臘地區,新加坡,以及泰國普吉島以南一部份。

其中漢人現在約占了四分之一,其中駐軍步騎六個衛和水師三個衛,共九個衛,四萬多人。

而在大羅府的學校里,還有個高賢寧的學生,即韋沫兒的兒子朱瞻圻在此上學。

同朱瞻圻一起的,還有水師大將楊立山的小兒子楊誠,年紀比朱瞻圻還大兩歲,今天十三了,還有他妹妹朱敏兒。

但這會朱瞻圻還不知道老師已經過來當布政使。

今天學校開講歷史第一課。

「約五六百年前,大羅所以在島上(蘇門答臘)空無一人,非常荒涼。」上課老師看著台下坐著有一半是當地土人和越人等族的孩子,緩緩的道:「當時我大明還是唐末,因為戰亂,無數先人遷居到此。」

很當地土人孩子們瞪大眼睛,也就是說,我們其實是漢人的後代?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