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熙六年,朱高煦從大澳回來後就布置攻奪蘇祿國(菲律賓)之事,僅動員兩萬兵馬,一年不到,徹底攻破蘇祿國。

明軍下手極狠,反抗者格殺勿論,餘下的成年人紛紛被圍起來種甘蔗,孩子則由明軍教育,很快征服了整個蘇祿國。

這一仗打了約十個月,得到人口數十萬,掠得財富近千萬。

洪熙七年,休整了片刻的明軍再攻渤泥國,這邊更容易,半年就攻破。

至此,整個南亞一帶,除了還有滿者伯夷(爪哇)之外,另一個時空的所有國家,俱被納入大明領土。

洪熙八年,朱高煦調防各地都司都指揮使,改革兵制。

此時經過數年的徵兵制和裁兵動作,整個大明水陸師已經降到兩百萬以下。

大明國土面積增加了不止一倍,兵馬卻大大下降。

朝廷在大部份省和地區都只留了十衛,五萬多兵馬。

像原有山東、山西、河南、陝西、四川、江西、湖廣、浙江、福建、廣東、廣西、雲南、貴州、河北、江南,十五個省中,除了河北、陝西有二十個衛,十萬多兵馬,其餘各省俱是十衛五萬多兵馬,十五省合計八十五萬人馬。

後來成立的甘肅、遼東、大寧、奴兒干,交趾、西貢、馬六甲、大澳、大員,九地中,遼東有十萬兵馬,其餘各五萬兵馬。

這九地合計五十萬兵馬。

另有剛攻占的蘇祿國、渤泥國成立南洋省,兩地加起來約五萬多兵馬,各五衛。

至此,大明步騎已經削減到一百四十五萬,遠遠低於永樂時的兩百二十萬。

除了步騎之外,大明另有八支水師。

大明原有浙江水師、福建水師、江南水師、廣東水師、交趾水師、西貢水師、馬六甲水師,現在又加上南洋水師,共八大水師。

每支水師約五衛,兩萬五千多人,八大水師合計二十萬。

整個大明到洪熙九年時,共計水陸兩部一百六十五萬。

此時大明地盤比永樂大了一倍不止,兵馬好像少了,會不會不夠用?

當然不會,因為這八年陸續退役很多兵士,戰時都可以隨時徵召為軍隊,現在大明軍隊,五年後可以退役,軍中永遠都是年輕青壯,可以說整體的戰鬥力,始終保持在最高的水平線上。

雖然只有一百六十五萬軍隊規模,但比起永樂時的兩百多萬,不知強了多少倍。

洪熙九年(1415),七月。

皇帝朱高煦上個月剛從四川回來,皇城裡還沒呆到兩天,又跑到京師西郊。

內閣運正常運行了數年,皇帝最長的一次,將近一年沒在皇城,居然運轉如故,現在大明的文官們很開心啊,有沒有皇帝都無所謂。

估計有人還在想,最好永遠不要有皇帝才好,皇帝你天天出去玩吧,不要回來了。

西郊原是工部一個倉庫所在,後來改建為教育科技部科技司火器局。

這天火器局試射新火器,朱高煦很有興致的帶著一些軍將來到現場。

軍將們很多都是熟人,經過幾年的移換,大部份主重要軍將,都回到京師。

像瞿能、張輔、盛庸、平安等重要大將都已經回到京師,有些人已經聽聞到風聲,皇帝似乎又想進搞點大事。

大明的軍隊已經如此強大,皇帝要搞事,沉寂了兩個的軍將們,隱隱感覺到又要打仗了。

今天現場很多靖難和討逆的老將,大夥都在邊上看著,皇帝好像在和火器局楊元峰在說什麼事。

不一會,皇帝興致勃勃的回來了,然後招呼眾人過去,皇帝帶頭走到靶場。

眾將剛到,遠處跑步過來數隊軍士,他們手中拿著大夥從沒見過的兵器,盛庸眼尖,立刻叫道:「火銃?」

靖難時南軍就常用火銃,但顯然,洪熙剛造出來的火銃和他們見過的不一樣。

這火銃和明中後期的魯密銃已經極為相似。

在朱高煦的指點下,大明工匠們,直接跳過火繩槍,打造了燧發槍。

火繩槍和燧發槍原理相似,只要有略懂的人提醒,技術到位,很容易直接跳過。

大明現在就是一步到位,進入到燧發槍的地步。

「來。」皇帝把眾人叫到身前,並親手拿過一桿,向眾人示意:「這是我大明15式燧發槍,槍重九斤,槍長一百三十五公分,有效破甲射程為六十步,最大射程可以到一百二十步。」

諸將一片譁然,很多人不敢相信。

但也有提出異議,平安這大嘴巴立馬道:「這玩意不是打的很慢?打完一發就沒用了?遇到騎兵就慘了。」

靖難和討逆中雙方都有見識過火銃,當時明軍的火銃射程也就二三十步內有殺傷力,通常打完一發就不會有機會打第二次。

明軍當時盛庸最擅長用,也取得過成績,儘管這樣,仍然不被明軍普遍認可。

眾將雖然不敢說什麼,但都看向平安,應該感覺平安說的對。

大明現在軍隊的戰鬥力幾乎無敵,當兵五年可以退役,但不是一定退役,很多人當到十年才退。

十年都在訓練,上馬能騎射,下馬能肉搏,幾乎就是巔峰蒙古加巔峰後金的結合。

這會別說亞洲,整個世界上都是無敵的存在,更別說還有鋪天蓋地的火炮兵。

所以在諸將看來,這火銃沒啥用。

皇帝也不生氣,笑道:「這燧發槍和火銃不一樣,一個熟練的射手,每刻鐘可以打十發,點火率雖然現在只有七成左右,但如果數量多了,威力還是挺大的。」

有人立刻默算起來,一刻鐘十發,平均要近一百息打一發。

就算最高射程一百二十步,對方騎兵進入後,你打了一發,一百息後,騎兵也早到了面前了。

「還是只能打一發啊?」有人奇怪道。

「那要看你們怎麼打了?」朱高煦哈哈大笑,然後揮手:「只要方法得當,以後就是騎兵也很難近身。」

「準備。」邊上由宋猛率先大叫。

嘩嘩嘩,現場軍士紛紛持槍列隊,飛快形成五條橫隊。

朱高煦這燧發槍,三段擊的時間還不夠,但五段擊差不多剛剛好。

眾人疑惑不解,但都個個看著,大夥對皇帝非常信任,但還是不明白,為何以後騎兵也近不了身?伱一刻鐘就能打十發,難不成,對方騎兵是爬過來的?

(本章完)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