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丹墀對策三千字,金榜題名五色春

十天以後,葉昊天和張成出發赴京趕考。出門的時候,張員外千叮嚀萬囑咐。葉昊天安慰老人道:「一切有我,敬請放心。」

從長安到金陵路途遙遠,如果是步行最少要兩個月。所以兩個人都騎馬趕路。由於服了補中益氣丹,張成的身體也輕盈了許多,乘馬也不是一件難事。大概是初次出遠門,他的臉上掩不住的興奮。

兩人走走停停,沿途欣賞路邊的美景。正是初夏時節,萬物生髮,生機盎然。鳥兒在耳邊輕啼,野兔在馬前飛跑,一路行來,絲毫不覺寂寞。

一個月以後的下午,終於來到了江邊,對面已經可以看見京城了。等待渡船的時候,葉昊天發現了一個熟人,竟然是嶽麓書院的好友羅開山。一年多不見,他本已魁梧的身材更加結實,眼睛裡多了堅定的神采。在書院的時候,葉昊天戴了面具,所以如今遇見了也不便上前貿然相認。

渡船終於來了。百來人一齊上船,船夫慢慢將船撐離岸邊,向對岸划去。江水奔騰,夕陽斜照,浪花飛濺,飛沫遠逝。忽聞有人高聲吟唱:「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聲音高亢有力,回頭一看原來是羅開山,吟唱到此頓了一頓。葉昊天接著唱道:「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歌聲未停,羅開山已經走了過來,道:「兄弟,認識一下。我是羅開山,進京趕考的舉子。」葉昊天趕緊伸手過去道:「我是李昊,請多包涵。」「李昊,這名字跟我一個同窗一樣阿。」羅開山有點驚訝地道。

葉昊天心裡道:「不單名字一樣,人也是同一個阿。」嘴上卻道:「天下同名之人實在太多。你就把我當作以前的同窗好了。」

或許因為本來就是朋友,兩個人立即就聊得投緣。葉昊天把張成拉過來介紹道:「這是我表弟」。羅開山看到又是一個風采照人的少年,不禁惺惺相惜,三個人很快結為好友。

下船後,三人不一會兒就進入城。不愧是六朝古都,到處亭台樓閣,雕樑畫棟,街道上車水馬龍,行人絡繹不絕。

三個人在國子監附近找了個旅店住下。

※※※

六月底,天氣逐漸轉熱,不過晚間風吹來還有些涼意。幾個人閒來無事,羅開山提議:「秦淮河天下聞名,不如去看看。」張成首先說道:「不好吧,考前去那裡怕有麻煩」。葉昊天卻道:「走吧,去看看,諒也無妨。」

秦淮河位於金陵城南,河上畫舫凌波,彩燈懸掛,兩岸富賈雲集,青樓林立,金粉樓台,鱗次櫛比,加上槳聲燈影構成了一幅如夢如幻的圖畫。

三個人沒有登臨畫舫,只是租了一隻小船,隨水飄流。耳邊經常傳來媚俗的歌聲「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河水瀰漫著一股淡淡的香味,似乎來自畫船上姑娘們的胭脂。

葉昊天不禁想起了西湖邂逅的那位佳人。摸摸懷裡的白玉笛溫溫的仍在,眼前似乎還現出那天離開畫船時佳人眼中的淒迷。他將白玉笛湊到唇邊,不覺之間吹出一曲浪淘沙:「把酒祝東風,且共從容。垂楊紫陌洛城東,總是當時攜手處,游遍芳叢,聚散苦匆匆,此恨無窮,今年花勝去年紅,可惜明年花更好,知與誰同?」漸漸地心中慘澹,笛聲也由悠揚轉為嗚咽。四周靜悄悄的,似乎整個秦淮河都沉浸在悲涼的笛音里。

忽然靜靜的河面上傳來一陣婉轉的琴聲,張成仔細辨認隱隱然是一曲玉樓春,「別後不知君遠近,觸目淒涼多少悶。漸行漸遠漸無書,水闊魚沉何處問。夜深風竹敲秋韻,萬葉千聲皆是恨。故欹單枕夢中尋,夢又不成燈又燼。」他還是頭一遭聽到這等婉約動人的琴聲,婉轉中帶著悲涼,不禁完全迷失了。醒過來時,身邊的羅開山抬頭望天,臉上肅穆,似乎正竭力抗拒這等琴聲。葉昊天卻已經不見了影子。

琴聲初響,葉昊天就醒悟是那天的女子。他悄然下舟,踏波而去。對岸深長的水草叢中停泊著一條小舟,船艙的窗子打開,裡面坐著一個全身白衣白裙的女子,那女子手撫琴弦,香肩起伏。影子在河中上下蕩漾,河水是墨綠色的,襯著那船上的姑娘一襲白衫仿佛是仙境中人物一般。

葉昊天凌波微步,踏上船頭。那女子抬頭看見,只是微微一笑,並沒有太多的驚訝,目光示意他進去坐下,雙手依舊不停。葉昊天悄悄坐在她的對面,靜靜看著她扶琴的倩影。那女子目光迷離,停在葉昊天臉上的時候卻是那麼的歡快,雙目相交,傳出無盡的溫柔和愛意。不久琴聲漸歇,那女子仍然靜靜地坐著,似乎在等他開口。

葉昊天不由道:「西湖一別,匆匆三月,數度尋覓,今日得見,好生高興。」

女子聽了,展顏一笑道:「賤妾亦未曾想到千里之外得見故人,天不負我!」頓了頓又道:「上次是賤妾撫琴而公子和之,這次公子奏的是歐陽修的浪淘沙,我和的是他的玉樓春,曲意相近阿。」說著如玉般的臉上掠過一絲嬌羞,目光溫柔,正如秦淮河水綿綿不絕。

兩人漸說漸遠,娓娓敘來,一室如春。

天色漸晚,葉昊天感覺應該離去了,開口道:「上次匆匆而別,一直遺憾未知小姐仙鄉何處,異日有閒,也可登堂拜望。」

女子的臉上的笑容卻漸漸凝住了,然後慢慢轉為憂怨,沒有立即回話。

葉昊天正色道:「不知小姐有何難言之處,但有所命,我當竭力相助。」

那女子看他面有焦急之色,從懷中取出一個錦囊,遞了過來,中途忽又停住,看著葉昊天的眼睛道:「賤妾有個請求,公子務必答應。」

葉昊天鄭重地點點頭道:「好,力所能及處我一定做到。」

那女子將錦囊遞在葉昊天手裡,然後輕聲道:「七月十五日,公子將錦囊打開,就能見到我了。」又叮囑道:「不到時間萬勿打開,若是看了你我再無相見之日。」聲音越來越淒涼。

葉昊天收起錦囊,起身告別,女子送至舟頭,依依難捨。

※※※

回到旅店,張成和羅開山還沒睡,都在燈前翻開經書溫習,同時也在等他。看見他回來,張成倒沒有奇怪,因為心裡早認定他是神仙。羅開山卻打量了他幾眼道:「兄弟。你能登萍渡水,端的是功夫不凡啊。」葉昊天只是笑了笑,反問道:「羅兄,我看你氣宇軒昂,大概也練過功夫吧?」

羅開山沒有否認,沉默一會兒說道:「我是大宋名將羅延慶的後人,當年先祖跟隨楊再興戰死在小商河,後來我輩就棄武從文,但家傳的功夫不敢或忘,男子必須習武數年,到一套羅家槍法掌握後才准出門。」

葉昊天道:「近年來沿海各省倭寇橫行,等兄台金榜題名之後最好能外放到東南一帶,那樣你就有用武之地了。文武全才,國家棟樑啊!」

「是啊,我也這樣想。」說到這裡,羅開山的眼睛裡放出一縷神光。

※※※

離會試大考還有十多天,葉昊天跟兩人說要出去轉轉,屆時會前去考試。勿需擔心。

他騎馬出了城,向東南方向而去。

離城八十里有一座道家名山──茅山。茅山的得名離不開三茅真君,那是是道教尊奉的三位仙人——茅盈、茅固、茅衷。茅盈之名,始見於漢代緯書,說他十八歲入恆山學道,積二十年,道成而歸,回來時父母尚存,見了他大怒:「為子不孝,不親供養,而尋逐妖妄,流走四方!」舉棍痛打。茅盈跪謝……其父大怒不已,木棍斷成數十段,……其父一驚停下。問他:「你說得道,能不能使死人復活?」茅贏說:「如果死人罪重惡積不可復生者,即不可起也,若無罪無惡橫受短折者,即可令起也。」後來茅贏與父母宗親辭別,登羽蓋車而去,到了江南的句曲山,使遠近之人,都受到恩惠,免除了水旱疾癘螟蝗之災,當時人因此叫此山為茅山。茅贏的兩個弟弟茅固和茅衷,曾經在漢朝為官,位至二千石。後來七八十歲的時候棄官棄家,過江尋兄。茅贏給他們服了一粒四扇散,返老還童,在山下洞中修煉四十餘年,後來也得道成仙。

葉昊天一路行去,看到茅山風景優美,獨特秀麗。有九峰、十九泉、二十六洞、二十八池,峰巒疊嶂,雲霧繚繞,氣候宜人,山上奇岩怪石林立密集,大小溶洞深幽迂迴,靈泉聖池星羅棋布,曲澗溪流縱橫交織,綠樹碧山,青竹繁茂,物華天寶。

他走過一個又一個山巒,忽然覺得眼前的景象有點熟悉,似乎在何處見過一般。他取出龜鏡運功察看,卻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一個老人正在蒲團上跌坐練功,身影在龜鏡出現時似乎忽然晃動了一下。轉到前面終於辨認出來,竟然是他一直想找的救命老人,正是由於他的靈符,葉昊天才逃過那場大劫。

葉昊天心裡一陣激動,急忙快步前行,不久來到一座小小的道觀。看見老人竟然在門口等著。他走向前去,撲通一聲在老人面前跪下,口中說道:「感謝仙師救命大恩。」

老人把他扶起來,呵呵笑道:「我剛才元神在外,心中忽然一動,正在莫名其妙出來察看時,你就來了。你是命不該絕,非我之功也。」仔細打量了葉昊天幾眼後,他驚呼起來「天阿,兩三年不見,你的修行到了如此地步!只怕是到了真人界中期了吧!」然後請他進去就座。

葉昊天未提自己還差三重天即將達到仙人界,口中只是再三感謝。他說了別後的大體經過,告訴老人自己已經拜在青城山,仇人也見過幾個,只是為首者尚不得而知,況且蘇家只是官宦人家,怎麼會得罪此等高人,其中必有原因。一切還要假以時日才能水落石出。

老人靜靜聽來,最後說道:「當日我曾仔細推算,行兇之人功力之強,勢力之大,不可估量。你當謹慎為之。」

葉昊天取出一顆龜髓丹遞過去「仙師,無以為敬,此丹請收下。」

老人接過來仔細看了看,忽然驚呼:「龜髓丹!」葉昊天笑著點頭稱是。

老人口中喃喃不休的道:「好,好,有此神丹,可省我六十年清修,早證大道有望矣!」他心裡激動,人在屋子裡走來走去,想找點什麼東西送給葉昊天。看了半天沒找到滿意的,忽然他停下來,對葉昊天說道:「青城的靈符之學自然不俗,但我們茅山的符籙更有獨到之處,我就把自己百年來的一點體會傳給你吧。」

葉昊天再次跪倒,聆聽教誨。

老人讓他坐下聽講,接著道:「茅山派自祖師三茅真君開派,歷代以來人才輩出,第一代太師為南嶽上真司命高元神照紫虛至道元君魏華存。第二代玄師為至德真君楊羲。第三代真為為至仁真君許穆…第十三代宗師李舍光是唐朝國師…第四十五代宗師劉大彬。茅山由晉朝魏元君始至元代四十五代祖劉大彬止共計一千年。其中高人輩出。」說道這裡老人嘆了口氣「唉!近年來,茅山來了一批妖邪之輩,仗法欺人,致使大家誤會茅山一派是邪派。名聲一落千丈,實在令人痛心疾首。」

葉昊天插言道:「不知是些什麼人?」

老人面色嚴峻,擺了擺手道:「此話等會兒再說,先傳道法。」接著傳了他茅山于吉百解靈符,可以消災除邪;又傳了茅山太乙火符,可以清除疾患;然後是茅山三茅君真符,可以謀事順利;最後是茅山華陽生死符,可以修道通神。足足講了兩個時辰,老人才停下來。

葉昊天反覆記憶,閉目思索,感覺對符咒的了解大大增加了,跟以前相比不啻兩重天。他又拜了兩拜,對老人道:「我知道茅山的妖人了,下次來時我必將其連根拔起,還茅山一個清白,以謝師傅傳法之恩!」

老人道:「我也要下山覓地潛修,你若能蕩滌茅山,但請燒靈符一張,我即知也。」

葉昊天向老人躬身作別。

回到金陵,離大考還有五天。張成和羅開山還在看書,葉昊天讓他們出去玩玩,他們怎麼也不肯,說是沒心思。

葉昊天也把自己關在房間裡。他仔細揣摩老人傳授的各種符法,在腦海里畫出一道又一道靈符,感覺應該極其靈驗。尤其是最後的茅山華陽生死符,引起他極大的興趣,他想了一遍又一遍,感到收穫非淺。

※※※

科舉始於隋朝,所謂「科舉」即分科舉人之意。隋朝設置「志行修謹」和「清平幹濟」二科,選拔官吏。煬帝繼位後,因其好文學,於大業二年始試策置進士科,打破門第等級,以考試取士。唐朝承襲隋代科舉制又有改進。武則天時期,每年進行一次考試,漸而進士科成為風尚所鍾。當時,每年參加禮部試的士子多達千餘人,而考中進士者僅三十餘人,可知考中進士是件十分不易之事。宋代以後,對考試的管理更嚴格規範,考卷採用糊名法,防止舞弊。

七月初六日,早上一起來天氣就很熱,沒有一點風,每個人都弄得汗流浹背。葉昊天三人來到應天府會試考場。

考場大門邊站了幾個兵丁,正在核對身份,檢查有沒有攜帶作弊的物品。檢查很細,有時候還要求舉子們脫下鞋子看看。大門內有幾十排長長的房子,被分隔成一個一個的小閣,每個閣子大約五尺見方,只能坐一個人。

三個人經過檢查後魚貫而入,各自找到自己的位置,走了進去。

葉昊天看看小閣,感覺還比較乾淨,門邊有個書桌,已經放好了筆墨紙硯,後面有一把椅子。他在座位上坐下,將紙張攤開,硯台磨勻,一切妥當,靜等開始。會試分三場,每天一場,今天只是頭場。

沒多久但聞一通鑼響,有人過來發下試卷。葉昊天打開發現是書藝三篇,每篇限五百五十字,不能超過八百字。不滿三百字者下科不得再考。身為儒生,每個人對都不陌生。葉昊天博聞強記,不單能倒背,還非常清楚歷代各家對此書的疏注。他平心靜氣,運筆圓潤,一字一划地寫了三篇。完了一數,竟然每篇都是五百五十字,一個不多一個不少,真是奇蹟。此時日剛偏西,大約是未時,離結束還有兩個時辰。他坐了一會兒,墨跡略干後,交捲走了出去。

出了考場天還大早,他不知不覺又來到秦淮河畔,似乎想找到那個千般清麗,萬般嫵媚,兩度相逢,夢魂牽繞的女子。他在河邊踱來踱去,眼前始終呈現出女子最後露出的淒婉面容。

好久他才醒過神來,看了看周圍,白天的秦淮河跟夜晚又有不同,湖面靜悄悄的,熱鬧的是附近夫子廟一帶。夫子廟就是孔廟,是供奉和祭祀孔子的地方。金陵的夫子廟始建於宋,位於秦淮河北岸的貢院街旁。

他邁步來到夫子廟,進去看了聚星亭、思樂亭、欞星門、大成殿、明德堂、尊經閣等,很快轉身出來。不遠處就是著名的風味小吃店晚晴樓。他聽說這裡最迷人的就是秦淮小吃了。

門口的夥計一見他舉子打扮趕緊招呼,領他來到樓上,請他在一個靠窗的雅座坐下來。不一會兒另外一個面目清秀的堂官過來「先生,您要點什麼?」。

「不知道有什麼特色的小吃?」葉昊天問道。

堂官趕緊介紹道:「我們最有名的是「秦淮八絕」。做工精細,造型美觀、選料考究、風味獨特。除此之外還有無錫的小籠包、三鮮餛飩、網燒卿魚,鎮江的蟹黃包、餚肉,盱眙的龍蝦,天目湖的砂鍋魚頭、地皮菜、菜乾燜肉等。」各種小吃名字從他口中湧出,源源不絕。

葉昊天但覺有趣:「不知何謂秦淮八絕?」

堂官接著說:「一絕──雨花茶;二絕──蟹殼黃燒餅;三絕──鴨油酥燒餅;四絕──豆腐澇;五絕──什錦雞絲麵;六絕──牛肉鍋;七絕──紅湯爆魚面;八絕──為桂花夾心小元宵。不知先生想要哪幾絕?」

「每樣都來一點,難得來一次,好好品嘗一下。」葉昊天吩咐道。

「好!您請坐,一會就上來!」堂官跑了下去。

葉昊天從窗口望出去,對面秦淮河南岸,就是著名的烏衣巷,那裡原是東晉名相王導、謝安所住之處,如今古巷仍在,人去樓空。口中不由低吟道:「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忽然有人接口「白雲蒼狗,滄海桑田,徒喚奈何!」聲音蒼老而有力。

回頭一看是一個五旬老者,儒生打扮,一縷長髯,面白如玉,神情暗淡,然而看那眉頭卻帶著威嚴。

葉昊天拱手為禮:「學生一時感慨,打擾先生了!」

那人上下打量他幾眼,面色不愉地道:「我看你衣著應該是應試的舉子,今日不去會試,為何在此留戀?」

葉昊天看了看對方,知道對方不是等閒人物,恭敬地回覆:「學生是頭場結束後方來的。」

老人看看天色,有點疑惑「從沒見過結束這麼早的,莫非是中途退場不成?年輕人,中途退場者下科不准再試,你太魯莽了吧!」

葉昊天趕緊回答「我已答完書藝三篇,不多不少,每篇五百五十字。」

老人呵呵笑了「牛不能這麼吹吧?每篇剛好五百五十字,只怕神仙也為難啊!」這時候,他眼裡的憂慮換成了調侃。

葉昊天未再爭辯,只是說「待金榜出後,自見分曉。」這時,堂官陸續將菜端上來。回頭看看,老人的桌上竟然也是同樣的「秦淮八絕」只是看來他已經用過了,雖然每樣還留下大半。

老人顯然也注意到了,這時說「嗯,看來是同道之人啊。如此說來,只怕你所說不假,金榜出來時,我會留意的。」

葉昊天欲待請教名諱,老人卻已經下樓而去。

回到客店,張成和羅開山竟然還沒回來。又等了一會兒,兩人才結伴而歸。羅開山面色依舊。張成卻面色嚴峻得很,一邊走還一邊說「難,難,不太妙!」。

葉昊天上前安慰:「好壞且待三場結束再說!」

第二天考的是策問。題目有三個,第一個是「治大國若烹小鮮」;第二個是「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第三個是「吏治清明一國之本」。葉昊天又是早早結束,等到天黑才見兩人回來。這次張成面色更差,不住嘟囔「什麼治大國若烹小鮮,哪有這樣的題目?太不像話了!」

第三天考詩詞歌賦。要求每人作一首詩詞,不論體裁,但必須有花、草、山、水、春、雨、樓、香八字。葉昊天這時不知怎的,看見這八個字就有無盡的憂愁,眼前出現了嶽麓讀書,蘇家大劫,華山尋寶,青城修道的一幕幕景象,接著浮現西湖蘭舟、秦淮夜話,最後定格在那女子可愛可憐又令人心碎的面容,坐在那裡,遲遲不能下筆。眼見日已西斜,時候不早了,只好提筆寫了首:「杏花疏雨灑香堤,高樓簾幕垂。遠山映水夕陽低,春愁壓翠眉。芳草句,碧雲辭,低徊閒自思。流鶯枝上不曾啼,知君腸斷時。」

回到客店,那兩人早就到了,這次他出來的最晚!

羅開山道:「三場已畢,聽天由命。今晚去文樞閣開懷暢飲,不醉不休!」

※※※

三天以後是放榜時間。據說準確時間是下午未時,可是上午就有人早早聚集在禮部門前。午時過後,葉昊天也被張成和羅開山拉了去。大家望眼欲穿,焦急地等待著。終於有三人從大門裡走出來。前面兩個兵丁開道,後面一個官員手裡捧著一卷紅紙。人群呼拉圍了上去,開道的兵丁讓大家讓開,然後幫那人將紅紙張貼上去。

數百名舉子和圍觀人群齊齊將目光聚集在榜上。榜上約有一百多人,排名不分先後。榜剛剛貼出,葉昊天眼中神光一閃就看見了自己的名字,所以只是站在人群外面等著。張成和羅開山向前擠了半天,終於發現自己的名字也在裡面。張成興奮地高叫「中了,中了!大哥,我們三人都中了!」。

羅開山出來的時候抹了把汗,感慨地說:「十年寒窗,沒有白費阿!」

葉昊天卻沒有感覺到困難。或許上天給了他滅門的災難,作為補償,也就給了他功名和修道的順利吧。

這時候周圍有人痛哭起來。更多的人一句話不說,面色灰黯地離去。

會試考中者,稱為貢士。成了貢士才能參加殿試,殿試錄取率很高,所以可以說一隻腳已經踏進朝廷的大門。

殿試定於七月十二日。那天天公作美,早上竟然下了一場雨,使炎熱的天氣一下變得涼爽。每個人都神采奕奕,尤其是將要參加殿試的「貢士」們。大家都穿上自己最滿意的服裝來到皇城文華殿。文華殿在金鑾殿的東面,殿內大紅的地毯,牆上掛滿了字畫,門楣屋樑上都雕刻了精美的花紋。

巳時不到,禮部尚書和內閣大學士先來了。過了一會兒有人高聲宣道:「皇上駕到!」剎時間所有人都跪在地上。接著一個蒼老的聲音道:「眾卿平身,請各安己座。」葉昊天抬頭看時,眼前是一個近乎六旬的老人,目光渾濁,老態龍鍾,皇冠龍服。葉昊天心裡嘆息「原來皇上已經這麼老了,怪不得昏潰得很」。

眾人坐下後,皇上開口道:「朕年老力衰,不耐久坐,本次殿試不同尋常,朕選了二十個對聯,請諸位卿家對出下聯,時間以一炷香為準,對得多且工整者優勝。」說著令內閣大學士發下試卷,又命太監點上一炷香。

葉昊天接過試卷,展開一看是二十個上聯。第一個「天邊將滿一輪月」,他順手寫上「世上還鍾百歲人」;第二個「一明分日月」,他答道「五嶽各丘山」;第三個「行而不舍若驥千里」,他答「納無所窮如海百川」……第十四「上旬上,中旬中,朔日望日」,這個有點難度,每個月前十日為上旬,初一(即上旬上)為朔日。中間十日為中旬,十五(即中旬中)為望日。葉昊天略思一刻,答道:「五月五,九月九,端陽重陽」……第十八「束棘為薪,截豎開橫成四束」,他答「閶門啟戶,移多補少作雙間」。答到這裡,他停了下來,閉上雙目,將元神放出,看了看別的考生,發現張成已經答了十四個,羅開山竟然答了十九個,其餘人等大多答了十個八個,好的有十五六個,大家全在那裡冥思苦想,看來每個人都感到後面的極其困難了。一炷香還剩不到五分之一,他看看最後兩個,一個是「山山水水,處處明明秀秀」,另一個是「風風雨雨,暖暖寒寒,處處尋尋覓覓」,心中已有答案,手上卻未再下筆。他心裡明白,狀元、榜眼名好聽卻非他所需,因為中了狀元往往進入翰林院,只怕將來要關在書房裡修書一輩子,對他的修道和尋仇十分不利。能中三四名是最好的。

很快一炷香燃完,考試結束,皇上吩咐眾人散去。

回去的路上,羅開山神態自若,看來答得不錯。張成卻有點懊惱「唉,還差四個,時間太短,實在來不及了!」葉昊天卻道:「十六個夠了,應該在進士二甲」。張成對他的話一向深信不疑,所以也就不再說什麼。

第二天吃過早飯,三人正在客店裡閒聊,忽然外面傳來敲鑼打鼓的聲音,一個聲音高叫著「羅開山羅老爺高中了,一甲第一名狀元!」一伙人圍了上來,客店的許多人都湧出來看,想知道新科狀元生得什麼樣。還沒來得急打賞,又有人高叫著湧進來「張成張老爺中了,二甲第七名進士!」這下整個客店都轟動了,眾人議論紛紛,都說這家客店風水好,一年出了兩個進士,老闆笑的眼睛成了一條縫。葉昊天幫他們打賞了報喜的差人,向他們恭喜祝賀。好久人群慢慢散去。

張成過來安慰他「大哥,再等等,你的也該來了。」葉昊天並不緊張。一個時辰以後,鑼鼓聲再度傳來「李昊李老爺高中了,一甲第三名探花!」人群忽又聚攏來,「探花!快看,今科狀元、探花!有眼福阿!活了這麼多年第一次見!」葉昊天打賞以後,客店老闆忽然跑進來「三位老爺,你們的房錢免了,但求能得到一點墨寶,將來掛在店裡,生意興隆阿!」

三個人笑了笑,每人給他題了幾個字,老闆如獲至寶,再三感謝而去。

七月十四日,所有進士到吏部報到。羅開山入翰林院,張成授陝西布政使副使,葉昊天卻授溫州府樂清知縣。限一月內赴任。

出了吏部,羅開山悶悶不樂,想想將來整天要給皇上編書、起草詔書就心煩。葉昊天也有點納悶,按說探花一般應該留在京師,那樣有利於查清蘇家滅門的原由,然而現在卻要到千里之外為官,難道是天命如此,時辰不到不成?當年姥爺曾說「十年以後回來!」難道真的要等十年才會峰迴路轉?想想就叫人不耐。或許是老天覺得自己功力不夠,讓自己再修煉一段時間吧。這樣想的時候,他心裡略微平息了一些。最開心的是張成,能回到自己的家鄉做布政使副使,端的是夢想不到的美差。

三個人當天就作別。葉昊天對張成反覆叮囑路上要注意什麼,又在他身上畫了一道茅山三茅真君符,保他一路平安。回頭安慰羅開山「老兄才華橫溢,文武雙全,將來不會久困翰林院的,一定有大展才華的時機。」羅開山想了半天也想開了「總會有時來運轉的時候吧。」

兩個人離開後,葉昊天取出秦淮河上女子送他的錦囊,不知道裡面有什麼。雖說不用打開他也有能力看清裡面的東西,但他並沒有那麼做,覺得如果做了就違背了自己的諾言。反正只有一天了,不,只有幾個時辰,過了今夜子時就算七月十五,就可以打開了。

時間一個時辰一個時辰地過去,他百無聊賴只好繼續揣摩茅山符法。夕陽西下,夜幕降臨。仿佛又等了一萬年,終於聽見外面打更的聲音。三更了!又等了片刻,他將錦囊拿在手中,小心地解開兩個心形的結,忐忑不安地探手進去,摸出一個兩分厚掌心大小白色的玉佩,還有一條金絲連在上面,似乎是掛在脖子上的。玉的背面刻了一行字「玄武湖北,唯此一家」。

他不安的心終於平靜下來,這顯然是佳人所在的地方。明日天明,登門拜訪就是,小事一樁,不知她為何弄此玄虛。

天剛蒙蒙亮,他就起來沐浴更衣,眼看太陽慢慢爬起來,慢得像烏龜一樣。按捺了許久,他終於出發了。可是十餘里的距離只花了一會兒功夫,看看太陽,天還是太早。初次登門,時間太早只怕惹人討厭。所以他只好在玄武湖邊走來走去。玄武湖三面環山,一面緊靠金陵城桓。湖水清澈如鏡,碧波蕩漾,湖面上分布著五塊綠洲,洲上遍植垂柳,微風拂來,宛如煙雲繚繞。湖的北面有一個很大的府邸,只怕是王公貴族住的地方。

又等了一會兒,他邁步向那片府邸走去。大門足有兩丈寬,依然緊緊地閉著,似乎裡面的人們還沒醒來。門前蹲著兩個巨大的石獅子。

葉昊天毅然上前扣響門環。許久大門才開了一條縫,有人從門縫中探出頭來,疑惑的目光盯著他。他從懷中取出那塊白玉,伸手遞了過去,同時說道:「玉佩的主人請我來的。」那人接玉在手,看了一眼,忽然急匆匆跑了進去。

不一會兒,大門洞開,有人請他進去。葉昊天跟著一直往裡走,最後來到一間書房。推門進去,一位老人靜靜地坐在椅子上,面容憔悴,雙目無神,竟然是在夫子廟見過的儒者。這時看見葉昊天進來,他只是擺擺手讓其坐下,又揮手讓領路的人出去。

老人暗淡的目光靜靜地看了葉昊天半晌,開口說了一句話:「你來晚了!」說著淚水從眼角滑落。

葉昊天愣了一下,不知何意。

老人用顫抖的手撫摸中玉佩「這是十年前小女生日的時候我給她的,她珍惜如命,一直帶在身邊。如今將玉送給你,足見對你非同一般。可是,可是……」說到這裡老人哽咽停下,良久才艱難地吐出幾個字「她已然亡故了!」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