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少興把「燒鍋」送到褐石村,返回的路上遇見了唐一昆的賓利,唐一昆應該是去市府了。羅少興相信馬林肯定沒有看見他,因為他借了朋友的途觀,而沒有用他的陸巡。

看似粗豪的羅少興在某些方面有著與生俱來的精細。

他絕不會把「燒鍋」交給警察,因為「燒鍋」是他的兄弟。這是羅少興的處事原則。

「燒鍋」本名叫張岩,是他一個死去獄友的弟弟。他把他安排進了鄧國明的銀橋公司,算是兌現了對朋友的承諾。

這次華錦路拆遷鬧出人命,完全是個意外。「燒鍋」什麼都好,就是酒後太衝動了。也怪那個傢伙不長眼,敢和「燒鍋」動手,那不是找死嗎?「燒鍋」是得過名師指點的,一條甩棍玩得精熟,如果在平時,「燒鍋」頂死了打折那傢伙一條腿,但那天他喝了至少八兩,於是出事了。一甩棍掄過去,對方玩完了。

羅少興知道,如果他沒有對「燒鍋」講他的憂慮,「燒鍋」不會那樣上火。為什麼焦慮?因為銀橋建築其實是他的公司。鄧國明不過是他推到前台的傀儡。銀橋建築的法定代表人是鄧國明不假,但原先的銀橋有什麼?幾乎所有的設備都是租借來的,大一點的工程根本就沒法干。偶爾在酒桌上結識鄧國明後,他決定私下收購銀橋,鄧國明及另外兩個出資人極表歡迎,本來他們就準備借羅少興而攀上東湖地產這棵大樹。於是羅少興不斷往銀橋注資,直到徹底控制了公司,做了銀橋公司的幕後老闆。這一切,他的「恩主」唐一昆應該心知肚明,但從未提及。

唐一昆永遠是那樣,風輕雲淡,波瀾不驚。你永遠不知道他知道什麼。你以為他不知道的東西,其實他都知道。

銀橋與東湖房地產就華錦路拆遷的合同是他爭到手的,動用了唐一昆的關係。否則齊震那幫人不會答應。華錦路拆遷工程本來是一塊肥肉,因為釘子戶卻導致合同延期,本來就不願意把工程交給銀橋的齊震毫不通融地依照合同處罰銀橋,每拖一天就是5萬元啊,真他媽狠。羅少興知道,若論手腕,他根本玩不過看上去文質彬彬的齊震。他最多是手黑,而那幫人是心黑。

羅少興抗不過齊震的壓力,只能採取非常手段解決問題。過去也出過類似的麻煩,但很容易擺平。自去年起,風聲緊了許多。唐一昆不止一次告誡羅少興要收斂,不能按照過去的辦法玩了。果然,華錦路傷人致死一出,政府便強力介入了。若是過去,西城的那幫贓官們絕對會幫著自己想辦法,但現在不行了,一個個板著臉鼻孔朝天拽的跟二百五似的,若不是過去建立的關係,估計他們能把銀橋給查封了!市裡的態度也大變了,一個個公事公辦,毫不通融。而唐一昆也警告他不要陷入此事,完全是一副犧牲銀橋建築的態度。

銀橋建築是不能犧牲的。這些年羅少興掙的錢大半投在了裡面,他未來的希望也在裡面。羅少興憤憤地想,唐一昆總覺得給自己開了高薪就萬事大吉了,他怎麼不想想錢是永遠不夠用的。你一年掙十萬,那是十萬的活法。一年掙一百萬,就是百萬的活法了。唐一昆自己明白,怎麼就認為別人不明白這個道理和也會照這個規律辦事呢?如果唐一昆能念及舊情,給他一點東湖的股份,哪怕是百分之二,他也不會如此折騰了。但狗日的真黑,硬是把著股份不放。殊不知,不僅是他,那幫跟隨他創業的元老哪個不是一肚子不滿?

自己和齊震等人是不一樣的。羅少興完全明白這點。如果把東湖實業比作一列飛速行駛的火車,這列火車所依賴的是兩條鐵軌。在羅少興看來,一條是白的,另一條則是黑的。齊震等人就是那條白軌,而他羅少興則是那條黑軌。東湖的發展史是不能展開給人看的,或者說不能完全展開給人看。因為其中充滿了欺騙和血腥。別人不知道,他羅少興一清二楚。這麼多年來,唐一昆不能通過白道達成的目的,都是由自己通過**擺平的。沒有他羅少興,某種意義上就沒有東湖的今天。但他卻不敢要挾唐一昆,因為他知道,無論是心機還是手腕,唐一昆遠在他之上。就像他喜歡看的金庸武俠,他最多算是江南七怪,而唐一昆則是歐陽鋒。

江南七怪是和歐陽鋒有過交手的,結果就是除了瞎子老大柯鎮惡之外,其餘的全部被殺掉了。

羅少興已經不是當初那個闖蕩江湖的混混了。他有了令人羨慕的生活。他在平泉有兩套房子,其中一套大戶型是唐一昆獎勵給他的,為了紀念他四十歲生日。他在省會北陽還有三間位置相當好的商鋪。他有兩輛車,一輛用于越野郊遊的陸地巡洋艦,還有一輛用於市區交通的保時捷。他有了一筆秘密的存款,大多來自唐一昆的獎勵。那筆錢被他存入了外資銀行,是他的保命錢。他有了一個前途光明的建築公司,其實應該叫拆遷公司的,每年的純利都在一千萬以上。他還有了一明一暗兩房夫人,有了兩子一女三個可愛的孩子。這一切都讓他不能像過去一樣自由自在地闖蕩了。他不在乎唐一昆給他的80萬年薪,但他不能離開唐一昆的東湖,因為他知道,沒有東湖這棵大樹,他的銀橋建築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所以,當唐一昆嚴令他妥善了結華錦路事件時,他只能服從。為此他掏了75萬冤枉錢。但他決不能把「燒鍋」交給警察,既為友誼,也為自己的安全。所以他把「燒鍋」送到東山裡的褐石村,那裡有他的一處用於打獵的住所,他讓「燒鍋」在那裡避一避。他堅信,在苦主得到巨額賠償後用不了多久,華錦路事件就會風平浪靜。

唐一昆肯定是去找周鴻友了,應該不是談華錦路的事。因為那件事不值得唐一昆關注。那麼應該還是謀劃紅星了……這件事唐一昆已經謀劃了很久……這點是最令他佩服的,自唐一昆踏入房地產領域,東湖房地產公司一直順風順水,迅速超越那幾家同行成為平泉房地產業的老大。從06年至今,東湖的業務量平均占據了平泉40%以上的份額,擠兌得同行幾乎無法生存了。最多的時候,平泉有12家房地產公司,其中一半是國有公司。

東湖真正的崛起就是那幾年。如果不是在房地產市場攫取了海量的財富,絕對沒有東湖實業的迅猛擴張,哪裡會有如今雄踞省內民營第一的東湖實業?

比起搞煤礦和物流,房地產簡直就是在搶錢。十年來,樓市之所以一路狂飆,絕對是政府、銀行和開發商共同作用的結果。首先是政府,為了追求發展效應,不得不經營城市,但政府手裡的資本有限,所以必須拉來開發商投資。政府與開發商交換的資本,除了政策之外,只有土地。開發商要實現資本的增殖,首要的任務就是從政府手裡拿地。他們從政府手中拿到土地後,馬上用土地做抵押,從銀行獲得天量的貸款。而銀行業務必須服從政府經濟發展的需要,具體到樓市上,就是放貸給開發商。當然,銀行也需要開發商的支持,需要開發商把樓房按揭放在自己那裡。於是,政府、銀行及開發商之間便構成了利益鐵三角。這才是樓市一路飆升的原因。但為什麼別的房地產公司垮了,而東湖卻一路高歌猛進呢?這就是羅少興佩服唐一昆的地方了,唐一昆早早就「降服」了政府和銀行。這還不算,為什麼別的房地產公司的樓盤總是賣不過東湖的呢?不是價格,也不是質量,更不是服務。而是地段。唐一昆拿的地總是「好地」,總是搶在了城市發展的前面。誰都看不上眼的荒地,唐一昆就敢拿。然後公路真的就通過去了,學校搬遷過去了,醫院搬遷過去了,大型超市也建立起來了……就像北郊工業開發區,方案還在領導們的腹中,唐一昆已經囤積了大量的土地,想不發財都難。

你可以說唐一昆有著超越眾人的目光,但羅少興知道,那是唐一昆經營政府的成果。就像周鴻友,唐一昆對其的投資是久遠的,那時只有不過是經貿委的一個副處長,唐一昆就與其建立了深厚的友誼。羅少興甚至懷疑周鴻友順風順水一路升至副市長,都是唐一昆安排的。還有銀行也他媽一樣,像那個自以為是的顧眉君,不過是唐一昆豢養的一條狗……

這如何跟他競爭?別人琢磨加強管理改善經營,唐一昆從來不考慮這些問題,他考慮的是人際關係,他經營的是政府和銀行。

這才是羅少興畏懼唐一昆的地方。

羅少興知道,唐一昆盯住了紅星。工作早就在做了,具體情況誰也不了解。如今陶唐接任了紅星一把手,唐一昆似乎更加有利了,你看吧,紅星會主動提出搬遷,用不著政府費口舌了。

羅少興將車停在白塔路和丁香街交匯路口箱根咖啡廳門口,他的白色陸巡在一排轎車中顯得很扎眼。他沒有急於下車,而是坐在車裡點了支煙,仔細觀察了下周圍的情況,一切正常,沒有任何值得他不安的情況。然後他施施然進了咖啡廳,直接上了二樓。這個時候,白立哲他們應該在玩牌。果然,走到走廊的盡頭,他聽到了嘩嘩的洗牌聲。

他敲敲門,開門的正是白立哲,「老羅你可回來了,趕緊的,今天我的手氣簡直臭透了。」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