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雨接結,路人家燕行相切。乍寒芒節,初夏迷朦色。

淺唱工學,情盪周山臥。胸懷熱,浮雲交錯,拂煦輝光瀉。

張小寶說是不微服私訪就絕對不偷偷溜達到研究院,他和王鵑從出了家門後,身邊就有五百護苗隊成員保護,一個個端著衝鋒鎗,警惕地打量著周圍所有人。

天上的細雨不停地下著,行色匆匆的路人一見護苗隊擺出陣勢,立即向旁邊躲去,街邊商鋪的夥計連拉帶拽地把門口站著的人往店裡弄,還不讓店裡的人出來。

有二樓或三樓營業的店,店員衝上去,背對外面站在窗口,有吃飯的人想看看外面的雨景也不讓。

百姓全知道小寶和鵑鵑出行,作為坐地戶,他們會自覺把可能發生的危險降到最低,然後他們自己偷偷看,看小寶和鵑鵑的衣著與神色。

首先要確定是否穿了官服,他倆穿官服,一般是遇到了重大事情,百姓會琢磨,啥事兒呢?

若未曾穿官服,是便裝溜達,顯然是散心,如果兩個人沒著官裝,還行色匆匆,保證是遇到緊急事情了,百姓會非常焦慮。

今天張小寶和王鵑上身穿著夾克,下身是牛仔褲,腳下是運動鞋,腰間還系了條武裝帶,能輕易看到武裝帶上的一排小刀和手槍、彈匣,在兩人右腿的位置還有一把左輪手槍。

兩個人沒打傘,邊走邊聊天,行進速度不快,表情自然,百姓們鬆口氣,沒事兒,小寶和鵑鵑屬於正常出來玩。

等隊伍走過去,各個店鋪重新回到之前的樣子,行人從新上路,然後談論著小寶跟鵑鵑今天要去哪玩兒。

沒人覺得兩個人架子大,也無人說他們怕死,兩個人要是不帶護衛,百姓才會生氣,覺得兩個人的行為是對他們自己不負責,是對大唐不負責,是陷自己這樣的百姓於恐慌當中,道德上有問題,品質不好,自私。

等隊伍快出了朱雀大街,有路邊給暗渠清理淤泥的人直起腰,看到一群拿著槍的人後,用胳膊蹭蹭額頭上混合著雨水的汗水,親切地打招呼:「小寶、鵑鵑,忙著呢?打個傘啊,小心風寒。」

張小寶不認識對方,但依舊熱情地回應:「沒事兒,小雨,不忙,研究院說是有好東西,這不,過去瞧瞧,一會兒你們忙完了,去狀元樓那裡洗個熱水澡,溫點酒喝,算我帳上。」

「您客氣了,一身臭味,怕人煩,待會兒逮個大堂子去泡泡就行。」打招呼的人拒絕了,但心情卻格外好,干起活來也更覺得渾身有勁兒。

張小寶和王鵑就這樣一路走著,一路打招呼,街道上很熱鬧,小雨淋不熄百姓的熱情,要說缺點什麼,自然是孩子。

今天不是放假的日子,五歲以下的孩子在幼兒園,五歲以上的在學校,更小的……更小的不能抱出來『沐浴』。

隊伍走了一個半小時,方進到研究院所在的山區。

水泥路一直延伸進去,兩邊有崗樓,上面的軍人端著槍巡視,還有人舉著望遠鏡朝更遠的地方觀察,見到張小寶和王鵑的身影出現,急忙拿起電話通知裡面的人。

隊伍暢通無阻地進去,沒人問口令,更不會有人跑下來查看證件。

沿著路繼續向前,走出兩公里,路過好幾個暗哨地點,前面便出現了一個教學區,裡面高樓林立。

由於保密的關係,有資格參與學習的學生不准隨意離校,而且還有嚴格的限制,如家人距離京城遠,那麼就搬家。

出去以後有可能會有人暗中跟著,一個負責保護,另一個是監視。

學生們能理解,所以都不反對,很多時候想親人了,就讓親人過來看,學校有專門給探親人準備的房間。

張小寶和王鵑最喜歡看的就是別人上課學習時的樣子,以前到了這裡總要呆在某個教室的門外聽一聽。

今天也不例外,有人在操場上冒雨打籃球,打籃球本身沒有問題,讓兩個人感興趣的是,運球的人一邊運球,一邊背元素周期表。

除了十多歲的大孩子,還有四個能看出來大小順序的一家人的孩子,那是四個小女孩,穿著同樣的衣服,梳著同樣的髮型,看上去給人的感覺是一個個不同時期的同一個人。

四個小女孩兒沒關注籃球場上的遊戲,她們正呆在遮雨棚下拿著幾節電池和燈泡,組裝播放機,一大卷的膠片在旁邊放著,四個最大的看上去有八歲的女孩認真地按照一張紙上寫的字組裝。

其他應該是她妹妹的女孩兒則用著求知的目光觀看,偶爾還要問一句。

張小寶和王鵑對視一眼,露出舒心的笑容,這是一個學習的時代,這是一個孩子知道努力的時代,大部分孩子都願意上學,小部分不想學習的孩子,通過學校給出的福利和各種手工課程的吸引,也忍受著學習的枯燥到學堂。

福利自然是寶貝糖果屋系列遊樂場的遊玩項目,學習成績越好,得到的免費遊玩的機會越多,如果不上學,在沒錢的情況下,只能去玩普通的免費項目。

像電動木馬、小火車,想玩,拿錢,沒錢?還想玩?去上學,要吃免費蛋糕和冰淇淋?學習成績好了就有,這個學習不是只有數學語文什麼的,其他方面也算,你要是能自己做一個小馬達的小飛機,也算你學習好,感覺挺簡單的,但對於孩子來說,想要做出來,依舊要學數學和語文,因為需要量尺寸,需要看懂介紹文字。

現在是四個女娃娃主動學習,張小寶和王鵑才更高興。

兩個人悄悄地來到四個孩子的周圍,也就是大孩子的身後,他倆一點點挪,還保持同一個姿勢,看向籃球場的姿勢。

當他們在遠處的時候,有兩個小女孩其實就看到他們了,但距離遠,就沒關注,繼續盯著姐姐手上的動作。

等著慢慢挪過來,由於之前就有個心理慣性,所以那兩個女孩子竟然沒有覺得哪裡不對,繼續看著姐姐手上的動作。

「究竟是哪裡不對呢?正負極接好,然後燈泡亮,照在膠片上,就把影像從前面的螢幕上顯示出來了,可是為什麼燈泡不亮?」最大的小女孩兒很苦惱,擺弄著電池和燈泡,那燈泡就是不亮,她已經來回試著接了。

張小寶和王鵑探過腦袋跟著觀察,然後發現問題了,燈泡里的燈絲斷了。

兩個人一離近,終於被大孩子感覺到,一扭頭,先是嚇一跳,而後高興地喊道:「小寶哥哥,鵑鵑姐姐,我們……我們來看哥哥。」

「好啊,要經常來。」張小寶笑著點頭。

「那小寶哥哥,你能不能告訴我,燈泡為什麼不亮?」女孩兒還惦記這個事兒呢。

對於好學的孩子,張小寶自然要回答,他拿過燈泡,對四個娃娃說道:「首先我們要清楚燈泡發光的原理,現在的燈泡是電流通過一個物體,然後對電流有阻礙,我們叫電阻,然後在阻礙的情況下,它會發熱發光,在沒有氧氣的情況下,它本身的損耗非常小。

那麼前提是有電阻,還要有電流通過,就像河水一樣,電阻小一點,會讓水繼續流過去,電阻太大就把水截斷了。

前提是,這條河要通暢,如果河本身就是斷的,還能有水流過去嗎?顯然是不能的,電流也是這樣,你們看,燈絲斷了,電流不能通過,電燈不亮。」

張小寶耐心地講著,然後輕輕調整手上的燈泡,晃動,因為斷掉的燈絲長,他晃啊晃的,就給晃到一起去了。

這個時候其實電阻更大,燒一燒就會把燈絲再次燒壞,但它能堅持堅持。

旁邊的王鵑已經把幾節電池接成電池組,用卡線器卡住,遞過來兩根線,張小寶把一根線纏在燈泡『屁~股』的外圍,一根線點中心的位置。

『刷』燈泡亮了。

「哇!」四個小女孩兒高興地喊起來,一個個崇拜地看著張小寶。

王鵑在旁邊笑著說道:「學習的就是學這種思考的方式,先知道為什麼,然後去解決。」

「我知道的,叫知其然,也要知道其所以然。」大孩子把學到的知識用上了。

「那小寶哥哥,鵑鵑姐姐,是不是學到知識後,什麼問題都能解決?」一個更小的女孩兒問。

「當然,解決不了,是我們學得還不夠好。」王鵑不可能否定,但她也沒把話說滿,不能解決的事情多了。

「那能不能讓天變晴?我討厭下雨。」小女孩兒蹙起眉頭看著外面的天。

「能啊,只要知道了下雨的原因,我們就能想辦法讓天晴。」王鵑雖然現在吹不走雲,但她還是把這個念想留給孩子。

可是就在她說完這句話的時候,雨,停了,然後天上的烏雲露出一個縫隙,一縷陽光灑落下來,斜斜地照在她的身上。

「哇,果然是神仙。」四個小女孩兒瞪大了眼睛看著王鵑。

「唉~!」王鵑嘆口氣,心說我是讓你們有學習的動力和興趣,不是讓你們定位神的存在,這老天也不幫忙,專門搗亂。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